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作者】 王艳艳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办事处文化科技服务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儿童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儿童 音乐 教学方法 多样性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说,它有三个目的:一是通过音乐教育,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二是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儿童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特别轻松愉快;三是给于儿童以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一般的;同时给儿童以基础的音乐知识,达到有一定的自学钻研能力,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的奥秘,如怎样感知到音乐形式的美,乐曲中气质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多声部的美,以及对音乐形象的探索、内涵感情的体会,哲理的悟得等等。总之,它是以“美”为核心,随时地进行美的熏陶,通过美育促进德育、智育的更进一步发展.
  根据上述三个主要目的,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所适应。它不能象一般知识课的教学方法一样,非常严肃地或者单纯使用灌输性方式来讲解住入,也不能象民间艺人一样,只采用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授;也不能象专业音乐学校中强调某些技能的训练;更不能象几十年来一直采用单纯的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了。
  面对我国目前音乐教育的状况,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儿童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近些年来,国外的一些音乐教学方法陆续被介绍到国内来。这些外国音乐教学法各有所长,但这些音乐教学法毕竟是各国音乐教育家根据各自国内实际情况创造出来的,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不能照搬照抄,只能在其启发下依据我国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努力探讨中国式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大课题。本文只就自己教学中感受较深的几个侧面粗略谈一谈浅显的看法。
  一、 小儿童大多是十几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要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应成为调动儿童学习积极性,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不要把组织教学只当作教学开始部分的“检查课前准备”、“师生问好”和无目的的起坐,而要有效地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特别在每次出现新知识、变换新内容之前,都要千方百计地设法引起儿童的注意,才能迅速、顺利地突破难点,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其次,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应注意各阶段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小学低年级儿童易用引导、鼓励、表扬等进行诱导;中、高年级则应多采用启发、思考、发现等方法进行疏导。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结合自身各方面条件,扬长避短,使自己始终保持一定的权威性、示范性、,减少失误。
  二、儿童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为儿童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一些“节奏歌谣”或归类比较,让儿童反复练唱或分析对比。例如:青蛙跳(咚嗒塔);钟摆摇(的嗒的嗒);打机枪(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喇叭响(笛笛,笛笛);知了叫(知了,知了);小鼓敲(咚哒哒,咚哒哒);母鸡叫(咯咯嗒,咯咯嗒);齐步走(跨跨跨跨)。这不但对视唱有所帮助,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三、教师的有意提问,能把儿童带入思考、追求、探索的意境中去。特别是对节奏特点突出以及有特性的教材,例如《国歌》、《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哩哩哩》、《牧童》等,教师可把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让儿童找出和纠正过来。在曲调和节奏练习中,采用由浅入深的变化和对比,诱导和鼓励儿童去不断克服困难。抓住儿童要强、好奇的心理,使他们觉得“既不能轻而易得,又不是高不可攀”地引导儿童逐步克服困难去完成新的任务。
  四、运用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新知识。这不但能唤起儿童的注意力,也会加深儿童的记忆。如: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做某某音符带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要买半票(当然前面的大哥哥音符要买整票)。这样,把附点的时值总是等于前面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一半),而与半票是整票价格的一半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儿童把附点的时值固定当做半拍的错误概念了。把顿音号比喻成指啄食的鸡嘴:顿音号、象鸡嘴,应该唱得短又脆;把重音号比喻成箭头:重音号,象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把延长号比喻成眼睛上面加眉毛;把连音号比喻成相同音上搭座桥;把渐强号比喻成喇叭,左边小来右边大;把渐弱号比喻成宝剑,右边小来左边大;把休止符°比作“某某同学没赶上车”,要给他留座位(即空出与音符相应的时值)。也可以将一些音乐符号组成“鸟”,让儿童辨认。通过上述方法,既交待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又引起了儿童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五、用指唱方法帮助儿童唱好跨度较大的音程。唱好音程的基础是唱准音阶。音阶的练习要持之以恒,才能牢固地打好儿童音准的概念。当儿童掌握音阶的音准后,唱级进音程是较容易的,但唱好跳进音程,特别是要唱准四度以上的音程就会出现许多困难了。教师可先出示音阶挂图,用唱级进音的方法用指挥棒领儿童从低向高或者从高向低,让儿童记住前一个音准后,从前到后反复进行训练(其他大跳音程,都可用类似方法,甚至可指唱部分乐句),然后,再有目的的引导到教材中去唱乐句里的音程或者重点乐句,儿童就能很快突破这一难点。
  总之,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只运用几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动脑筋想办法,采取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一定能使儿童顺利而准确地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技能。
  • 【发布时间】2017/7/15 12:05:21
  • 【点击频次】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