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作者】 李良君

【机构】 甘肃省文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正视学生的现实情感态度,在课堂教学与日常交往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情感教育,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教育至关重要,作为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初中语文学科具有先天的优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教育教学的效果不只是看考试的分数,还应当培养学生的道德、审美感;克拉斯沃尔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情感教育目标,同时罗杰斯还提出了情感教育理论,并将其应用在了情感心理治疗临床实践之中。就国内来看,新课标将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界定为既包括知识、能力以及过程和方法的教学,又包括态度和情感层面的内容,并且首次将情感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重要性。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问题概述
  (一)情感教育
  实践中可以看到,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组成部分,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活动,影响和关注教育主体的观念、态度和情绪,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理论、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将教学情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实现了相互统一、提高教学水平。初中语文艺术非常的性,而且带有很强的情感色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挥情感作用,既可引起学生思想感情共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情感素质。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重要性分析
  情感教育是当前新课标、语文教改的重要要求。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和价值观,是语文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与价值观、知识能力与过程方法,必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确立了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要求老师在充分与学生互动的基础上尊重、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充分地体现出来。初中语文教改过程中,人们更加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利,因为情感教育结合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现状和要求,同时还结合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仅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而且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三)当前国内情感教育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教育、考试制度不断创新和改进,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显着的,而且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环境条件得到了改善,逐渐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道路。然而,随着学校、家庭对升学率的不断重视,国内中学陷入到应试教育怪圈之中,比如标准答案、题海战术等,导致学生丧失了想象力、创造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从实践来看,传统的应试教育更多的是重视认知能力的训练,严重忽略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教育。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实在令人担忧,而且随着年龄、年纪的增长,学生心理问题逐渐严重。虽然出现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问题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二、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现状和存在着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初中语文老师应当不当提高个人情感素质
  在情感教育过程中,说到底还是要老师来执行教育教学任务,因此老师自身的情感素质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老师的情感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情感教育的效果。初中语文老师要想提高个人的情感素质,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老师自身应当喜爱语文教学,对教育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初中语文老师而言,只有自己热爱语文这门学科,热爱课堂教育教学工作,才可能主动去钻研和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和挖掘出隐藏在课本内容背后的情感,进而感染学生,使他们用心去体会寓于文章之中的情理。
  其次,老师应当喜爱、关注以及尊重和理解学生。尤其是要深入了解学生们的特点和心理诉求,只有从内心去理解、去尊重学生们,才能有教无类,才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价值,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最后,老师应当注重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既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又要表情达意,因此语文老师自身应当具有较高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而且要与文章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多与学生进行无障碍沟通交流。
  (二)准确把握和深挖教材内容
  初中语文是文字、语言以及文学的综合体,感情内涵非常的丰富。尤其是好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可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还能够传递丰富的感情。正所谓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文学作品是治疗情感弱化的一剂良药,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即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体现的或是生离死别、或是悲天悯人;或是相互理解与帮助、或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这些都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需要,因此老师应当对其基本的教材内容进行深挖,细细的体会之。正如王国维对此所做的精辟论述,一切景语皆情语。
  总之,情感教育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人格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国内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知轻情问题、学生情感特点等,决定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实践中,只有将认知、情感教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当前国内初中阶段的情感教育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域不足,情感教育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 【发布时间】2017/7/15 11:57:44
  • 【点击频次】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