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我们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在此基础上,创新管理策略,是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做好 实践策略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其工作重心,是始终围绕着班集体如何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以及学生如何树立良好的品格,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建设人才为着力点加以建设。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容易变化,班级纪律容易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的班级管理,更需要班主任创新工作,勤于管理,才能构建构建一个和谐、愉悦、有上进的班集体。
一、强化思想教育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
做好班主任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是班级管理的基本,也是根本,更是着力点。
(一)培养服务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自觉的服务意识,才有自觉的服务行为;加上服务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培养学生服务意识,这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的人生品质、道德素质的需要。例如主动打扫卫生,主动照顾生病的同学,主动为他人提供各种方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主动帮助组织,开展班级活动,这既是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是服务意识的强化。
(二)培养学生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取得学习成功的前提。但由于受到“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很多学生认为人生成功的目标在于有较好的成绩,将来才能考入一个好学校。因此,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就出现了“混日子”的做法,他们不求上进,只想把高中三年混完。显然,他们缺乏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班级管理的我们,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念。既然选择了这个学习,就要喜欢它,并为之付出努力。进行自信、自强、自爱、自立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明白,只有掌握扎实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才能在高考中获得成功,让他们明白不管从事哪一行哪一业,都必须打牢基础,只要基础打好了,干哪一行都不怕。学习同样如此,教育他们要有自信心。
二、创新管理策略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一)强化心理疏导。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果班主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后进生动辄讥讽、惩罚相加,再加上家庭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社会对教育偏见,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消极、颓废的心理,造成心理失衡,出现心理障碍,失去自信心。而自信心是一个人学习、生活与事业的支撑力量,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时,任何事情往往都难以成功;相反,无论你处在何种艰难的境地,只要拥有自信与一颗不甘失败的心,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也总会有创造奇迹的可能。坚强的自信,便是成功的源泉,它可以创造奇迹,使一个人的才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发掘出意想不到的潜能。因此,加强学生心理疏导教育,班主任要多进行过程指导,培养其自信心。
(二)激发学习兴趣。一个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学习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促动下,学生可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克服很多困难而去进行创造性学习。首先,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培养其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的。其次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激发其学习兴趣。因为人们总是对抱有成功希望的事情才容易发生兴趣。因此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把学习目标加以分解,建立起各种分阶段的学习目标。
(三)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保证。因此,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要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养成严谨的学习风气。目前,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粗心大意,要根除粗心大意,教师要指导学生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养成认真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去掉粗心大意,养成严谨的学习风气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组建强有力班委。班主任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的能力,主要表现在骨干力量的挑选和培养,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等方面。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把自己最主要的精力放到组织班集体上。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之后,集体自身就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每个学生的成长,就可以置于集体的共同约束、陶冶和进步之中。组织班集体关键在于能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引导集体向新的目标前进。
(五)激励评价学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理性地评价。对于班内表现出色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包括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设专栏宣传他们的光荣事迹,还可用班费购买一些奖品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对有损班级形象、不利实现班级目标的学生,根据其认识态度和实际结果先说服开导,后酌情批评处罚,及时与家长一起教育,防止恶性循环。
总之,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我们思想、观念和方法都必须与时俱进,因为班主任工作无小节,处处需要我们以身作则当楷模,所谓“师范无小事,事事见教育”就是这个道理。班主任的所作所为,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班主任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工作行为,才能担当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责任。
参考文献:
[1]戴芸,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
[2]梁月桂,如何做好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J].新课程,2012年。
[3]李一,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法的探究[J].学周刊,2013年。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做好 实践策略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其工作重心,是始终围绕着班集体如何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以及学生如何树立良好的品格,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建设人才为着力点加以建设。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容易变化,班级纪律容易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的班级管理,更需要班主任创新工作,勤于管理,才能构建构建一个和谐、愉悦、有上进的班集体。
一、强化思想教育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
做好班主任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是班级管理的基本,也是根本,更是着力点。
(一)培养服务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自觉的服务意识,才有自觉的服务行为;加上服务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培养学生服务意识,这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的人生品质、道德素质的需要。例如主动打扫卫生,主动照顾生病的同学,主动为他人提供各种方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主动帮助组织,开展班级活动,这既是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是服务意识的强化。
(二)培养学生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取得学习成功的前提。但由于受到“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很多学生认为人生成功的目标在于有较好的成绩,将来才能考入一个好学校。因此,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就出现了“混日子”的做法,他们不求上进,只想把高中三年混完。显然,他们缺乏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班级管理的我们,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念。既然选择了这个学习,就要喜欢它,并为之付出努力。进行自信、自强、自爱、自立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明白,只有掌握扎实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才能在高考中获得成功,让他们明白不管从事哪一行哪一业,都必须打牢基础,只要基础打好了,干哪一行都不怕。学习同样如此,教育他们要有自信心。
二、创新管理策略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一)强化心理疏导。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果班主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后进生动辄讥讽、惩罚相加,再加上家庭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社会对教育偏见,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消极、颓废的心理,造成心理失衡,出现心理障碍,失去自信心。而自信心是一个人学习、生活与事业的支撑力量,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时,任何事情往往都难以成功;相反,无论你处在何种艰难的境地,只要拥有自信与一颗不甘失败的心,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也总会有创造奇迹的可能。坚强的自信,便是成功的源泉,它可以创造奇迹,使一个人的才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发掘出意想不到的潜能。因此,加强学生心理疏导教育,班主任要多进行过程指导,培养其自信心。
(二)激发学习兴趣。一个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学习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促动下,学生可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克服很多困难而去进行创造性学习。首先,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培养其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的。其次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激发其学习兴趣。因为人们总是对抱有成功希望的事情才容易发生兴趣。因此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把学习目标加以分解,建立起各种分阶段的学习目标。
(三)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保证。因此,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要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养成严谨的学习风气。目前,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粗心大意,要根除粗心大意,教师要指导学生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养成认真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去掉粗心大意,养成严谨的学习风气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组建强有力班委。班主任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的能力,主要表现在骨干力量的挑选和培养,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等方面。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把自己最主要的精力放到组织班集体上。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之后,集体自身就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每个学生的成长,就可以置于集体的共同约束、陶冶和进步之中。组织班集体关键在于能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引导集体向新的目标前进。
(五)激励评价学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理性地评价。对于班内表现出色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包括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设专栏宣传他们的光荣事迹,还可用班费购买一些奖品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对有损班级形象、不利实现班级目标的学生,根据其认识态度和实际结果先说服开导,后酌情批评处罚,及时与家长一起教育,防止恶性循环。
总之,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我们思想、观念和方法都必须与时俱进,因为班主任工作无小节,处处需要我们以身作则当楷模,所谓“师范无小事,事事见教育”就是这个道理。班主任的所作所为,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班主任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工作行为,才能担当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责任。
参考文献:
[1]戴芸,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
[2]梁月桂,如何做好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J].新课程,2012年。
[3]李一,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法的探究[J].学周刊,2013年。
- 【发布时间】2017/7/15 11:46:29
- 【点击频次】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