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转化

 

【作者】 杨 娟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关键词:后进生转化谈心偏心耐心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长期以来,有许多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后进生转化工作并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和卓越的成果,为正在探索和研究这一教育课题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笔者认为,对症下药,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但是,最难的是找不到“病症”,因此,走了很多弯路,收获甚微。那么,运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够更有效的转化后进生呢?笔者认为:
  一、谈心,让他们充满信心
  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者意料一定能实现的心理活动。克雷诺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信心是行动的原动力。”因此,树立信心是成功的第一步。而后进生就缺少自信心,他们往往非常自卑,直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后进生并不是什么都后进,他们有优点、有特长,只要教师善于用沙里淘金的精神来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充分加以肯定,培养特你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教育他们不要灰心丧气,是可以转化好的,甚至可以由后进转化为先进。教师对转化后进生要有信心,这个信心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转化过程,并把教师的信心转化为学生的信心,促使学生辖化。
  如我班有一个叫的李超同学,学习成绩很差,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有时欺负小同学,别人很看不起他。但是,他体育方面有特长,乒乓球打得很好。于是,我就找他谈心,从他的这一优点谈起来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信心。为了能达到更好的转化效果,我还安排他当了班级体育委员。在鼓励他的同时,也给他制定了学习上的目标。从此以后,这个李超同学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偏心”,让他们感受爱心
  常有学生埋怨老师偏心学习优秀的学生,而我这里所说的“偏心”,是指偏向后进生,给后进生以特别的优待,使他们在树立信心后,能更好的享受老师对他们的爱,促使他们更好的转化。对后进生实施“偏心”转化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位置的“偏心”。实际上,多数的班级管理者,特别是班主任,都善于将好座位排给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后进生则被排到教室的最后排,或者是教室的某个角落。就座位的等级而言,这些学生就会感到非常自卑,自己被同学、老师列为另类,他们“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就会越来越重,逆反心理也就越来越强,为班级管理者的转化增大难度。如果管理者能大胆的打破传统常规,在座位的安排上,将班里的最佳位置让给那些后进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相关爱,心里就会涌动起一种温暖情流,从而就会产生一种动力。这种一反常态的方法,对后进生的转化是非常有效的。
  (二)课堂提问的“偏心”。后进生认为在课堂上发言是优等生的事,跟他们无关。因此,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也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发言。老师在课堂上如果能优先提问谈们,特别是选一些比较适合后进生实际水平的问题,让他们品常到成功的喜悦。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就是用充分肯定的话语,例如“回答的真好!”、“对了,你真了不起!”等来鼓励他们;而当他们回答的不够好或者不全面时,就用“说得不错,请继续讲下去”、“问题虽然回答的不正确,但是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是非常可贵的,相信你,下一个问题一定能回答正确”等饱含期待、帮助、体贴、关怀性的评价。所以,他们不仅不会产生失败感,而且会增加信心。教育者若能长期的这样坚持下去,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会取得卓著成效。
  其实,在日常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实施“偏心”优先的方式还有很多,只要细心的去探索、研究、发现,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耐心,使他们感受苦心
  现代教育学原理认为:差生的转化过程是缓慢的、反复的过程,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差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在自己的了努力下,有了进步,往往会出现反复。
  例如,有一阶段,我发现班上唐百灵同学作业马虎,上课萎靡不振,回答问题答非所问等现象,简直与以前一模一样,是自己的转化方法不行?还是他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在课后询问原因,可他总说:“没什么事,我以后一定努力。”可是接连几天都是这样,毫无起色。这时,我清楚的意识到,这是一种“反复一现象,如果此时我出现不耐烦心里,缺乏耐心,认为这是不可救药,那将会功亏一篑……我正确的对待差生的这一反复现象,耐心的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亲自到他家家访,详细了解情况。原来这几天正是农忙季节,他家因为缺少劳力(父母离异,奶奶又恰逢身体不好)他为了让奶奶安心养病,自己下地干农活。看着他满是血泡的小手,我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多么懂事、孝顺盼孩子啊!第二天在晨会课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全班同学,特别表扬了他这种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品质。同学们情绪高涨,都表示愿意利用周六、星期日的时间去帮助他家干活……一向好强的他竞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以后的几天里,我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去给她补课,不厌其烦的辅导他。帮他耙落下的功课不上了。他理解了老师的苦心,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态度更端正了。因而,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大量的实例说明,后进生的心里复杂多变。在转化他们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的现象,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入了解他们出现反复的原因,耐心细致、坚持不懈的做反复教育工作。亦即平常所说的“抓反复,反复抓”,用教师的耐心、细心、爱心,来唤醒他,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爱心工程,是一项长期、耐心的细致工作。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长处和进步,耐心引导,爱护和信任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在学习上帮助鼓励,在思想上启迪感化。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真心爱心,用诚心、耐心、细心、恒心去与后进生心心相印,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那么就一定能把后进生转化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邬志军著.《现代教育管理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11
  • 【发布时间】2017/7/15 11:45:41
  • 【点击频次】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