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愉快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要营造愉悦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良好师生互动环境下主动学习。
关键词:高中政治 愉快教学法 实施应用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高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然而受“高考应试”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并未担当起如此重任,其作用被弱化,有体制原因,也有学校以及教师层面原因。加之思想政治学科自身也具有抽象性和空洞性,让人产生枯燥感,使大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不太感兴趣。为改变如此现状,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育人效果,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德、智兼收”,我在多年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的愉快教学法,效果颇丰。
在政治教学中实施应用愉快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艺术性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饱尝愉快学习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活动效率的目的。它既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和智力开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既可缓解高中学习压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人与人情感沟通交流的学科,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一、教学语言应寓幽默恢谐于其中
幽默恢谐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在教学中,如果能把幽默恢谐的语言寓于其中,不仅能趣化教学过程,活跃学生性情,还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由于政治学科的特殊性---枯燥,决定了它的语言没有语文学科的华丽和意境,因此,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既领会其中抽象的道理又能不觉语言的枯燥乏味,就成为我们政治学科教师必然应着力思考的教学问题了。我们知道,一个成熟机智的教师常常会运用幽默来化解这一矛盾。但幽默的语言表达不是天生的,这需要我们平时养成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习惯,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能够在适当的时机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一些看似深刻的道理,达到喜剧化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当学生听到幽默化的语言时将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消化。
二、注重学生兴趣激发,让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是的,如果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看作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内驱下自觉学习,能体验学习快乐。所以,我们有让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
(一)形象化德育。思政政治内容不仅是枯燥的,还很抽象,让人难以理解。为此,在新知教学时,我们可以播放歌曲、小故事录音、社会录像、优秀影视片断、Flash小动画或展示一些漫画、趣味故事、法律案例等,将思想政治课中抽象难懂的道理形象化,让学生不再感到思品课只是在讲些空洞的大道理,而是能实实在在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惑。
(二)时事化德育。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来活用时事,用生活中的事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的教育应解放学生的脑,让他们去想;解放他们的手,让他们去做;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展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量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在上课前准备一些近期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特别是和教材有联系的,例如,高中政治课堂中对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进行深入讨论,学生从不同政治角度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程度,促进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教学的深入开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增加了学生的信息容量,又结合教材培养了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生活化德育。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所以我们应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学生思想散见于生活,品德的好坏体现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可以说,生活既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来源,也是检试学生思想品德的考卷。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或听到的一些难事拿出来作为德育素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这样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意识到思想品德课的地位和作用。
三、注重过程的激励评价
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赏识而生存。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更离不开表扬。作为教师,我们应更多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创造独立的人格。尤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点及创造火花及时鼓励,对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有时学生提出了一些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问题,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的见解和说法甚至有些偏激,作为教师应该具体分析,对其中正确的观点及时予以肯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愉快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提高政治素养。所以,在新课改全面实践的今天,倡导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实施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愉快教学法,使之为趣味化课堂,提高参与性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曹东艳,快乐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1年。
[2]骆红芳,愉快教学法在中学政治课中的运用[J].学生之友,2011年。
[3]谢实龙,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快乐教学法”[J].新课程, 2012年。
关键词:高中政治 愉快教学法 实施应用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高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然而受“高考应试”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并未担当起如此重任,其作用被弱化,有体制原因,也有学校以及教师层面原因。加之思想政治学科自身也具有抽象性和空洞性,让人产生枯燥感,使大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不太感兴趣。为改变如此现状,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育人效果,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德、智兼收”,我在多年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的愉快教学法,效果颇丰。
在政治教学中实施应用愉快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艺术性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饱尝愉快学习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活动效率的目的。它既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和智力开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既可缓解高中学习压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人与人情感沟通交流的学科,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一、教学语言应寓幽默恢谐于其中
幽默恢谐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在教学中,如果能把幽默恢谐的语言寓于其中,不仅能趣化教学过程,活跃学生性情,还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由于政治学科的特殊性---枯燥,决定了它的语言没有语文学科的华丽和意境,因此,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既领会其中抽象的道理又能不觉语言的枯燥乏味,就成为我们政治学科教师必然应着力思考的教学问题了。我们知道,一个成熟机智的教师常常会运用幽默来化解这一矛盾。但幽默的语言表达不是天生的,这需要我们平时养成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习惯,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能够在适当的时机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一些看似深刻的道理,达到喜剧化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当学生听到幽默化的语言时将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消化。
二、注重学生兴趣激发,让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是的,如果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看作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内驱下自觉学习,能体验学习快乐。所以,我们有让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
(一)形象化德育。思政政治内容不仅是枯燥的,还很抽象,让人难以理解。为此,在新知教学时,我们可以播放歌曲、小故事录音、社会录像、优秀影视片断、Flash小动画或展示一些漫画、趣味故事、法律案例等,将思想政治课中抽象难懂的道理形象化,让学生不再感到思品课只是在讲些空洞的大道理,而是能实实在在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惑。
(二)时事化德育。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来活用时事,用生活中的事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的教育应解放学生的脑,让他们去想;解放他们的手,让他们去做;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展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量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在上课前准备一些近期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特别是和教材有联系的,例如,高中政治课堂中对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进行深入讨论,学生从不同政治角度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程度,促进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教学的深入开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增加了学生的信息容量,又结合教材培养了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生活化德育。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所以我们应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学生思想散见于生活,品德的好坏体现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可以说,生活既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来源,也是检试学生思想品德的考卷。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或听到的一些难事拿出来作为德育素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这样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意识到思想品德课的地位和作用。
三、注重过程的激励评价
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赏识而生存。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更离不开表扬。作为教师,我们应更多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创造独立的人格。尤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点及创造火花及时鼓励,对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有时学生提出了一些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问题,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的见解和说法甚至有些偏激,作为教师应该具体分析,对其中正确的观点及时予以肯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愉快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提高政治素养。所以,在新课改全面实践的今天,倡导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实施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愉快教学法,使之为趣味化课堂,提高参与性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曹东艳,快乐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1年。
[2]骆红芳,愉快教学法在中学政治课中的运用[J].学生之友,2011年。
[3]谢实龙,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快乐教学法”[J].新课程, 2012年。
- 【发布时间】2017/7/15 10:29:37
- 【点击频次】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