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感悟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策略众多,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强调能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为此,我们要激发兴趣,灵活方法,注重激励,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体。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新课改背景 实践策略
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已进入到了深水区,获得了太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策略。这些都成为了我们推进下步课改的重要指导思想,或者教学理念。在这种背景下,初中英语如何化这些理念为新的指导思想服务于教学,就成为我们探索实践英语进行新课改的重要抓手。作为实践者的我们来说,体现在教学中,就是把新课改中获得的理念化为教学策略,能探寻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方法。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的教学实践与切实感受、思考。
一、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到:“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并把之作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因为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而这主体理念是教师是否具有课改精神“教致力于学、服务于学”的重要体现。当然,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因此,课堂教学时,我们应创新激趣方法,让学生在兴趣驱使下自觉成为学习主体。
(一)创设导入。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新课教学的伊始阶段,是学生从散慢中“收心”,成为学习主体的关键时刻,抓住这一时刻,创新导入方式,运用新颖有趣的事件或语言刺激学生,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学习欲望。这既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也是我们调动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有效方法。不过,导入方法很多,如情境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直观导入法,讨论导入法等,这些方法都有效的做法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时变时新,灵活运用。如在教学初二上册“Module4 Unit2 Project Hope has built many schools”时,我们就可运用故事导入法,向学生讲述一个汶川地震之后的失学儿童的故事,失学儿童的无助和他们心酸的生活,使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得到共鸣。在故事结束时,我们可这样设计一个问题:What should we do for him?学生想要帮助这位同龄人的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整堂课,学生都会处于积极主动提建议、想办法的状态中,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成为主体,而且能为整个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营造尊重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作为新课改践行的我们,应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二、灵活课堂教学方式
灵活的方法是课堂富有变化的前提,是学生感受到新颖有趣的关键。传统教学就是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而使整个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有效性长期不高。而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我们倡导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灵活是因材、因地、因时的针对性教学,而多样则教学形式多样性的保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在英语课堂上,我积极开展任务形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并完成教学任务。本着在“做中学,学中用”这个“新课改”教学思想,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谈论过的话题任务有;爱好(食物、体育、动物、音乐、科目…)方位,假日,学校,老师,家庭等众多的话题任务,通过任务型教学实践,使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用英语表达,也带动了英语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三、注重教学过程激励
有效的激励评价不仅能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还有助于调整我们教学调整,及时更换教学策略。而传统教学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导致很多学生不能感受到学习进步和快乐,在实践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应重视过程评价,及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运用鼓励和发展性的口头评价:“You are great.”“You did a good job.”“Well done.”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Who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your idea?”“clever boy”“Would you like me to give you a hand?Don’t be afraid.Be brave.””don’t worry,I can help you等等。这些看似平常又不平常的话语,给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创造了一个民主、合作、愉悦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爱提问了,善于表现自己了。为了增大评价机会,丰富评价主体,我们教学时,还可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在科学建组的基础上,每组选派一名组长,采取赋分形式,针对课堂纪律,合作交流,家庭作业,课堂作业等方面给小组加分,一周统计一次,评出前两组,张贴红旗。因为小组成员个人的表现关系到小组的荣誉,因此,同学们表现出高涨的热情,课堂上,因为交流合作学习时,出现的秩序问题有所改善。但因为时间和操作问题,无法坚持下来,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合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前半学期和后半学期表现进行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我还将学生参加的课内、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调查、课下完成大作业、实验报告、制作的学具、收集的图片、剪报、手工制作等,收集进学生果学习档案袋中,作为综合测评的依据。
当然,新课改带来的新变化远不止这些,不过,我们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英语课堂,就是要提高学生英语素养,让学生获得更生动、更有效的发展,能为他们将来更好的学英语、用英语奠定坚实的学力基础和兴趣基础。
参考文献:
[1]冯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J].教育科学,2003年。
[2]李晶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的兴趣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
[3]温名燕,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散文百家,2017年。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新课改背景 实践策略
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已进入到了深水区,获得了太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策略。这些都成为了我们推进下步课改的重要指导思想,或者教学理念。在这种背景下,初中英语如何化这些理念为新的指导思想服务于教学,就成为我们探索实践英语进行新课改的重要抓手。作为实践者的我们来说,体现在教学中,就是把新课改中获得的理念化为教学策略,能探寻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方法。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的教学实践与切实感受、思考。
一、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到:“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并把之作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因为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而这主体理念是教师是否具有课改精神“教致力于学、服务于学”的重要体现。当然,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因此,课堂教学时,我们应创新激趣方法,让学生在兴趣驱使下自觉成为学习主体。
(一)创设导入。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新课教学的伊始阶段,是学生从散慢中“收心”,成为学习主体的关键时刻,抓住这一时刻,创新导入方式,运用新颖有趣的事件或语言刺激学生,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学习欲望。这既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也是我们调动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有效方法。不过,导入方法很多,如情境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直观导入法,讨论导入法等,这些方法都有效的做法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时变时新,灵活运用。如在教学初二上册“Module4 Unit2 Project Hope has built many schools”时,我们就可运用故事导入法,向学生讲述一个汶川地震之后的失学儿童的故事,失学儿童的无助和他们心酸的生活,使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得到共鸣。在故事结束时,我们可这样设计一个问题:What should we do for him?学生想要帮助这位同龄人的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整堂课,学生都会处于积极主动提建议、想办法的状态中,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成为主体,而且能为整个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营造尊重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作为新课改践行的我们,应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二、灵活课堂教学方式
灵活的方法是课堂富有变化的前提,是学生感受到新颖有趣的关键。传统教学就是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而使整个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有效性长期不高。而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我们倡导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灵活是因材、因地、因时的针对性教学,而多样则教学形式多样性的保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在英语课堂上,我积极开展任务形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并完成教学任务。本着在“做中学,学中用”这个“新课改”教学思想,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谈论过的话题任务有;爱好(食物、体育、动物、音乐、科目…)方位,假日,学校,老师,家庭等众多的话题任务,通过任务型教学实践,使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用英语表达,也带动了英语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三、注重教学过程激励
有效的激励评价不仅能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还有助于调整我们教学调整,及时更换教学策略。而传统教学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导致很多学生不能感受到学习进步和快乐,在实践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应重视过程评价,及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运用鼓励和发展性的口头评价:“You are great.”“You did a good job.”“Well done.”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Who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your idea?”“clever boy”“Would you like me to give you a hand?Don’t be afraid.Be brave.””don’t worry,I can help you等等。这些看似平常又不平常的话语,给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创造了一个民主、合作、愉悦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爱提问了,善于表现自己了。为了增大评价机会,丰富评价主体,我们教学时,还可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在科学建组的基础上,每组选派一名组长,采取赋分形式,针对课堂纪律,合作交流,家庭作业,课堂作业等方面给小组加分,一周统计一次,评出前两组,张贴红旗。因为小组成员个人的表现关系到小组的荣誉,因此,同学们表现出高涨的热情,课堂上,因为交流合作学习时,出现的秩序问题有所改善。但因为时间和操作问题,无法坚持下来,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合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前半学期和后半学期表现进行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我还将学生参加的课内、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调查、课下完成大作业、实验报告、制作的学具、收集的图片、剪报、手工制作等,收集进学生果学习档案袋中,作为综合测评的依据。
当然,新课改带来的新变化远不止这些,不过,我们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英语课堂,就是要提高学生英语素养,让学生获得更生动、更有效的发展,能为他们将来更好的学英语、用英语奠定坚实的学力基础和兴趣基础。
参考文献:
[1]冯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J].教育科学,2003年。
[2]李晶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的兴趣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
[3]温名燕,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散文百家,2017年。
- 【发布时间】2017/6/26 15:37:07
- 【点击频次】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