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有价值的数学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探讨

 

【作者】 袁廷泽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伏虎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情境教学是新课改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也是手段,是促进学生发挥主体建构作用的重要方法。实践中,我们创设的情境应做到有价值,因为只有有价值的情境才能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有价值  原则  遵循
  原则是我们从事某项活动所应遵守的规定或不能离开的禁止性要求。教学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就是情境创设时应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教学服务,能为学生发展服务。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情境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的典型特征,在课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见到情境的影子。因此,作为教学一部分的情境,我们也必须遵守一定原则。新课标对此就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我们在这种课改理念指引下,我们走上了情境教学之路。
  一、创设数学情境应遵循趣味性原则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我们创设数学情境教学,虽然目的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学有效果实现的最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开课阶段的激趣,能让学生整节课都能保持积极参与态势,主动性强,效果显著。这怪不得,我们教师总想把功夫花在开课处,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了。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们以猪八戒有了12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为例作为认识冲突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让学生受到趣的激发而主动性增强。当然,这样的情境还有很多,动作情境,操作情境、表演情境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激趣作用。
  二、创设数学情境应遵循合理性原则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这就要求我们创设的情境应具有所谓的合理性,即就是要求情境创设中的背景信息应符合现实生活场景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其数学信息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基于学生现实,即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新课标要求要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所以情境创设不但要贴近孩子生活,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更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孩子亲身经历再现课堂,因感到真实亲切而引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时,一位老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老师买了新房子要装修,客厅是个长方形,要铺地板砖,请同学们帮忙计算面积。看看这个情境,用成人思维去考虑应该是很好的一个情境,可是我们面对的是8、9岁的孩子,他们对装修房子感兴趣吗?显然创设这个情境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这样就不能引发孩子的求知欲,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三、创设数学情境应遵循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又称诱思性原则。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情境的导向性就是思维活动的导向性,是学生思考的重要指引。也就是说,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情境创设的问题导向性,这将给学生提供一个超越文本的数学思维的时空,让学生思考有序,有方向,能目标明确地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进行,而不是胡乱思考。落实到教学中,我们就要结合学生思维特点创设情境,通过问题的设计,拾阶而上的引导,让学生一步步向着目标靠近。尽管对已经提出来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可能会超出学生和教师的能力,但是,这种情境设置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能帮助教学流程的导向。因而,我们创设情境,应遵循导向性原则。
  四、创设数学情境应遵循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是我们创设情境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所有努力的追求所在,更是有价值教学情境的核心所在。即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以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情境创设目的是为了快速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创设情境以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深挖教材,创设的情境要紧紧围绕这一节课教学目标服务,不要为情境而情境。情境创设不但要激发其孩子的学习兴趣,更要从学生的内心引发孩子学习内驱力,从而真正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教学《统计》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动画营造情境来学习统计知识。上课时可以先放几部动画片,然后统计哪一部动画片最受孩子们欢迎。这样的情境紧紧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更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统计的初步知识,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渴望学会本节课的知识。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情境在激趣性效果明显,但在实效性方面不足,甚至有把学生注意力引向与教学无关的“他乡”之嫌,我们把此称为“伪情境”,花而不实,我们要摈弃这样的情境。宁可不要,也要实实在在有效的情境,能为教学服务,能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情境,才能是我们创设情境首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有价值的情境,这就要遵循情境创设的四大原则,即趣味性、合理性、导向性和有效性原则。只有做到了这四点,我们的情境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埋单。同时,我们还应将情境创设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整个过程中,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实现优化教与学,为学生发展服务了,真正实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晓玲,新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法运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
  [2]吉木斯,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小作家选刊,2017年。
  [3]王静,情景式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语数外学习,2013年。
  • 【发布时间】2017/6/26 15:34:46
  • 【点击频次】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