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校长的团队建设

 

【作者】 王浩波

【机构】 西藏拉萨市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学校教育管理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学校的好坏与教育管理是否得法息息相关。作为一名中学校长从管理学校的角度而言,是学校的领导者、主持者,怎样做好一所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校长必须钻研的课题,只有懂得管理,学会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使学校充满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气氛,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
  关键词:初中校长教育管理教学质量
  当前,教育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给我们学校的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在学校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
  1.重教学,轻教育
  由于受市场经济竞争规则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事情的结果。这一现象在我们教育界,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明显,很多的教育管理者对教学结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的关注,从而使教学过程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性。
  2.重形式,轻落实
  重形式、轻落实,存在于学校管理的诸多方面。在学校行政工作中的计划总结管理,教学工作中的教研活动管理,德育工作中的思想教育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这种重计划、轻落实、重总结的“两头重、中间轻”的现象,到头来只能是搞文字游戏、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
  3.重眼前,轻发展
  学校是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人的,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中只顾眼前而不顾将来的行为是危险的,特别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极其有害的。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宁可牺牲一点儿速度,也要把我们的教育问题解决好”。
  现在学校的管理中,特别是涉及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的问题时,存在着众多的以牺牲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代价,而换取眼前的成绩和效益,而这恰恰是与兴办学校的初衷相违背的。这其中当然有管理者的理念问题,但也有管理者的思想问题,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一部分管理者的头脑中是存在的。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学校校长,在教学常规管理中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更新观念、科学发展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处在攻坚时期,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着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还存在着固守应试教育藩篱的思想。如何使教育思想管理不成为苍白无力的“说教”,不成为“假大空”,不成为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是摆在学校管理层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校长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教育思想领导的重要性,树立教育思想领导的意识。校长要处理好教育思想领导与学校行为的领导的关系,即事务性问题和教育性问题的关系。这要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简单地、空洞地对教职工进行思想说教或灌输,使教育思想的领导变成学校管理中的一张“招牌”;二是只顾学校行政事务性工作,而放弃或厌烦对教育思想的领导。要立足于教育与学生的发展来处理各种事务,应当善于把教育思想体现在千百件各种各样的事件中。加强教育思想的领导还要求校长的教育思想必须明确而正确。校长所传达的教育思想,应当体现出时代精神,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反映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其次,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育思想的统一和转变。校长应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思想的引导和培养,使教师形成全新的育人观、学生观、教学观、价值观、效益观和质量观,这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最后,在深刻理解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上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适合本校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思想。校长要善于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思想,校长要善于把学校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管理目标中,落实在管理行为中。要把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思想植入教师的心中,转化为教育实践。
  二、改革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1.价值取向-建构创新型学校。在最为真实的、最为日常的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的学校管理活动中,不仅有着各种技术、方法和制度的问题,而且,更为根本和前提性的问题是:学校管理是为了什么?每天忙忙碌碌的管理者是在为什么而工作?在当代中国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学校管理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取向。笔者综合现行课程改革的趋向及远景,认为目前初中教育教学管理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建构创新型学校。
  2.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要求在学校管理中,要确立人在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地位,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的各个成员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在实现育人目标及学校全方位的发展中得到尊重和满足,得到身心、知识、素质等各方面的长足发展。
  3.管理结构:从等级式向扁平式转变,建立民主的管理机制。传统的组织理论所倡导的金字塔式的组织层级模式应用在学校的管理中,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教学的管理者(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被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气氛不融洽;教师之间各自为政,团队的合作意识不强,不利于协同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本不属于行政组织系统,但事实上被致于金字塔的最底层,他们的兴趣及要求往往被忽视,从而使学校整体目标难以实现。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民主科学的组织架构,打破传统金字塔式层级分明的界限,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有利的因素,形成教育合力和一种新的运行规则,强调管理不是靠管理者个人的权威、命令、控制、监督来实施,而是靠教师或组织内每一个成员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讨论和决定,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行为是一种持续、变化、互动的过程。教师、学生从单纯的被管理者的角色向既是被管理者又是自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广大教师有一定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家校联合会等,让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 【发布时间】2017/6/24 15:55:09
  • 【点击频次】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