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构建和谐政治课堂之我见

 

【作者】 宋 政

【机构】 四川省通江县永安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课堂是师生共同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教学氛围。和谐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和谐政治课堂能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想学、乐学的学习心境,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充分发展。本文就如何营造和谐的政治课堂谈些想法。
  关键词:中学政治  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  成绩提高
  太平盛世教育兴,世事如棋局局新,新课改、新课标逐步深入人心,展现在面前的一切都是鲜活的,令人欢悦的。“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了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改革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充满朝气,充满活力;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亮起来,这是广大教师追求的方向。以己浅见,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沟通,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形成尊师爱生,互勉互利,教学相长的风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信其师而行其道,老师的专业爱好,人格魅力,个人形象才能时时感染学生,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正常运行。
  二、爱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爱能创造一切,改革一切,化不可能为可能。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说过:他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九万个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老师,从中概括以下12种素质。
  1.友善的态度。“他必须喜欢我们,要知道,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喜欢还是不喜欢教书。”
  2.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人。“老师应对我们有礼貌,我们也是人。”
  3.耐心。“老师,请您耐心地听听我提出的问题。在您听来也许可笑。但只要你肯听我,我才能向您学习别人。”……
  这位教育家把“友善的态度”放在第一位,即善待学生、把爱心、爱每个学生放在第一位。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有爱才有情,有情才能感动人,学生爱你,喜欢你,自言而然也喜欢你教的学科。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在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学习上的选择。兴趣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兴趣的动力作用。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参与教学活动的内驱力,听课集中精力,心无二用,就会产生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兴趣的定向作用。学生现在、将来学什么,不学什么,常常由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定向。特别是志趣,更决定一个人的进取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激趣,引趣,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情趣、风趣。
  1.满足学习需要
  兴趣总是以需要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一般地说,学生在学习上普遍的需要是成就需要和求知需要。成就需要是在认识到学好功课价值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有密切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层次性。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次数较多,学习兴趣就浓厚,因为成功的情感刺激,强化了他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形成“兴趣——成功——更有兴趣”的良性循环。反之是恶性循环。所以,政治教师要看客下菜,量体裁衣,吃透学生实力,分别给他们造就一种成功的机会。
  2.遵循兴趣转化规律
  学习中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由目的、任务引起的,对活动可能导致的预料结果感到需要产生的兴趣)都有作用。激发直接兴趣,就能使其乐于学习,间接兴趣需要教师营造氛围,创设条件,转弯抹角把间接兴趣引起来。
  四、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
  在新课改的今天,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是顺应新形势、新课标、调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构建生活化政治课堂首先一点是教师的正确定位,即按照现代生活政治理论建立“倾听与共舞”式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珍视、呵护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同时“蹲下身”用虚心的态度,以学生为师,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同学同泳,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政治课堂行真正意义的“共舞”、“共振”、“共鸣”。
  创设生活情趣,引导体验感悟。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教学要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谈历史,在体验中看规律,在生活中悟理想。这种课堂要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去重演,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去掌握政治学科的思想方法,去发展政治学科的思维素质。
  五、以情境为载体,设计相关问题
  情境教学法中每个学生既是嘉宾,又是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全程参与到活动中。教学的中心不在教师,而是学生,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这种教学要使问题表面化,所提问题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最好是在重难点处设计,选准共振点和宣泄口,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议议、评评、讨论、答辩,也可举办小型沙龙活动,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言。倡导向纵深处挖掘,与当前社会热点,焦点紧密结合,让身边的鲜活实例进课堂,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充满生活气息。
  六、运用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和谐
  多媒体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较多的学习方式,具有视听兼备的独特优势,比单一听教师讲强得多。而且它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能唤醒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要想发挥好政治学科的作用就必须重视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王泽坤.努力构建和谐政治课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10
  • 【发布时间】2017/6/23 12:53:48
  • 【点击频次】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