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数学课——导入五法

 

【作者】 李凤莲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思想方法”导入法
        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发现、发明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因此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意义不仅在于学好数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引领进构建数学体系之门,利用数学思想引入新知识,一切会变得顺理成章。例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一节中,首先引入复习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在思考和回忆中构建成知识体系,然后体会数学的类比思想和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从而体会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类比方法,加强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探索新知识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分类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分数和分式,互余和互补,角平分线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等中应用,体会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养成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 “熟悉问题”导入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社会、环境、他人发生联系,在与之接触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从而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花边有多宽》一课中,我拍下了学校同学们熟悉的场景,并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 揭示结果。
       我校的花坛非常美丽,中心花坛的喷泉四周有宽度相等的花边包围,它的长为6米,如果中间部分的面积为22平方米,那么花边的宽为多少米?
       三、 “征集筛选”导入法
        著名教育间皮亚杰认为,智力活动是由一种情感性力量所激发的,一个人从来不想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得引发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游戏公平吗》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题目:《征集方案》小明和小华都想观看“水立方”的游泳比赛,但只有一张门票,你能想一个公平的办法,来决定谁去观看吗?
       意图:对于这类趣味浓厚且有挑战意味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因此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这样的情境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四、 “整合他科”导入法
       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是学习本科知识时对其他学科的问题感兴趣,这要求教师必须有着丰富的基础学科知识,并能恰当运用,不能跑题,切记随意发挥;否则弄巧成拙,影响上课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你能肯定吗》的导入设计:我让学生准备一个《孔子和弟子颜回的故事》,并讲给大家听,在故事中设计了三个问题。利用教育家生活中的小故事,学习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学生体会眼见得不一定真实,猜想的也不一定可靠的理论,进一步认识到推理验证的重要性,说明做任何事都要有事实根据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把学生引入逻辑推理的天地。另外在讲函数新授课时,列举了细胞的分裂、国民生产总值均增长率等问题引入。学生在上数学课体会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被教师不知不觉地引领进数学的探究天地,课堂效果很好。
       五、 “问题追溯”导入法
        一个新问题、新课题的的产生往往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形成的。数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沧桑岁月,每一个数学概念的诞生和发展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导入时,我大胆从数学历史中挖掘材料,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而不是把知识放进某个情境中去探究。例如《有理数》一节的过程时,首先给学生传授有关数的产生发展史。我国是最早使用分数运算法则和正负数加减法则的国家。还有《勾股定理》、圆周率等知识,以此激发起学生学习祖国科学文化的热情及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决心和力量。使用此法切记:重点不突出、时间过长。
  • 【发布时间】2017/4/19 14:55:28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