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加强班级管理的策略探寻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加强班级管理,就需要我们建设有序运转、高效育人班级。而要实现此目的,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想方设法,强化管理,让班级成为一个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管理策略 加强
良好班级需要有效管理,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更需要科学施治。我们知道,最好的管理是文化管理,但初中学生自律性不强,还有些好动与懵懂,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行为引导和跟踪督导。但由于我担任的是该班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虽然有学生思想教育之优势,但却缺乏象其他教师担当班主任那么多时间去督促。因为,在这种背景下,要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就需要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再添举措,强化管理。
一、规范自身言行,提高表率能力
学高才为师,身正即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意在劝诫我们从规范自身言行来提高自身的表率能力和从教能力。我们知道,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大都来自对教师、班主任的模仿。所以,作为与学生日常频繁接触,可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效榜的班主任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给学生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这样打过比方:“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花结果的阳光。”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模仿性在行为方面也是特别见长的。所以我们说,提高班主任自身修养和表率能力对提高学生修养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也是一个良好策略。实践中,我们除了需要加强基本的道德素养之外,还应当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让自己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加强专业课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最根本的,专业课教学能力提上去了,作为一个班主任才有了最起码的威信。此外,班主任在课余时间还得尽量阅读课外书,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补足自己的短板。通过理论的充实和实践的锻炼,让自己具备出众的才能,以此来征服学生心灵,获得他们认可。学生从心底信服你,才会不自觉地把你作为模仿的对象,不自觉地做起你一样的动作来。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成长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愉悦的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营造和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好习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成员,理应在营造学生学习环境起到良好舵手作用。实践中,班主任可从这些方面去践行。首先要具有一颗爱心。教育就是爱,班主任是施爱天使,要时时对学生表现出关爱的姿态,不管班上哪一位同学,最“后进的”也罢,只要遇到大的困难,都要及时给予鼓励、授予帮助,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值得信赖的“家长”;其次,把微笑送给学生。和蔼可亲能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好感,乐意和班主任交流。再次,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不能因为哪个学生比较顽皮就冷眼相对,不能因为哪个学生比较内向就不和他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阵阵暖意中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呵护和爱,从而从心底愿意和他对话交流。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和谐成长环境的建设,需要班主任去认真地思考地践行落实。
三、择优选拔班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仅靠班主任一人管理,要实现有序运转、高效育人的班级建设是不可能的,必需有众多得力助手。班干部就是其主体。但初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本身也较弱,很难很好地起到带头和引导作用。所以我们要谨慎地从全班学生中选拔具有领导潜质的学生来参与管理。加强他们培养,与班主任一道,共同撑起班级建设大旗,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从繁重琐碎逐渐走向轻松自如。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我们要遵从“民意”,让学生以投票的方式选出有威信的同学。同时,还要做到定其更换,这样既能调动干部积极性,又能让有能力的同学都能参选,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因为有了助手而变得井井有条。在培养班干部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采取“扶着走”、“领着走”、“放开走”的培养模式,通过授职责、压担子的方式,逐步提高班干部的管理才能,使他们能较好地胜任自身的管理岗位,能起到该岗位的引领带头作用,成为同学心中的一个好干部。
四、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促进自我管理
班级管理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管理,仅靠班主任和几个班干部,是无法实现事无巨细的管理的。引导班上每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让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者,是班级管理的最佳理想。而要实现于此,必然以学生有良好的自律意识为前提和保证。
自律意识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前提,是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加强学生自律意识培养,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还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但这种意识地培养,不能通过强制达到,可通过活动引领。比如,可以在班集体中引入自我评比机制。内容上分为学习、卫生、团结同学等几大块,定期进行评比。在机制的引导下,学生会不断地与别人进行对照,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还能借鉴班上一些同学好的经验促使自我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功实现了自我评价、自我修正和自我管理。在这活动中,学生在竞赛中实现(下转第35页)(上接26页)了超越,自律意识得到了培养,得到了提高。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这是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实践心得。要实现前者,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授予学生方法,而后者就需要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使之能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自我管理能力还很有待培养,加之他们好动,要实现完全自我管理还是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在加强制度管理人建设的同时,要想方设法从自律写他律相结合去着力,通过活动激励和制度约束双重促进,会使学生自律意识提高更快。
当然,班级管理举措也不止这几条,实践过程是细而繁琐的,涉及到的内容也非常多,但我们只要有为之思考的积极动力和努力,就会找到更适合的办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黄玉娟,中学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教育,2015年。
[2]王宇,关于中学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才智》, 2015年。
[3]刘楚琴,对加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交流[J].现代阅读2013年。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管理策略 加强
良好班级需要有效管理,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更需要科学施治。我们知道,最好的管理是文化管理,但初中学生自律性不强,还有些好动与懵懂,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行为引导和跟踪督导。但由于我担任的是该班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虽然有学生思想教育之优势,但却缺乏象其他教师担当班主任那么多时间去督促。因为,在这种背景下,要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就需要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再添举措,强化管理。
一、规范自身言行,提高表率能力
学高才为师,身正即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意在劝诫我们从规范自身言行来提高自身的表率能力和从教能力。我们知道,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大都来自对教师、班主任的模仿。所以,作为与学生日常频繁接触,可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效榜的班主任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给学生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这样打过比方:“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花结果的阳光。”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模仿性在行为方面也是特别见长的。所以我们说,提高班主任自身修养和表率能力对提高学生修养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也是一个良好策略。实践中,我们除了需要加强基本的道德素养之外,还应当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让自己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加强专业课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最根本的,专业课教学能力提上去了,作为一个班主任才有了最起码的威信。此外,班主任在课余时间还得尽量阅读课外书,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补足自己的短板。通过理论的充实和实践的锻炼,让自己具备出众的才能,以此来征服学生心灵,获得他们认可。学生从心底信服你,才会不自觉地把你作为模仿的对象,不自觉地做起你一样的动作来。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成长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愉悦的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营造和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好习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成员,理应在营造学生学习环境起到良好舵手作用。实践中,班主任可从这些方面去践行。首先要具有一颗爱心。教育就是爱,班主任是施爱天使,要时时对学生表现出关爱的姿态,不管班上哪一位同学,最“后进的”也罢,只要遇到大的困难,都要及时给予鼓励、授予帮助,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值得信赖的“家长”;其次,把微笑送给学生。和蔼可亲能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好感,乐意和班主任交流。再次,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不能因为哪个学生比较顽皮就冷眼相对,不能因为哪个学生比较内向就不和他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阵阵暖意中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呵护和爱,从而从心底愿意和他对话交流。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和谐成长环境的建设,需要班主任去认真地思考地践行落实。
三、择优选拔班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仅靠班主任一人管理,要实现有序运转、高效育人的班级建设是不可能的,必需有众多得力助手。班干部就是其主体。但初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本身也较弱,很难很好地起到带头和引导作用。所以我们要谨慎地从全班学生中选拔具有领导潜质的学生来参与管理。加强他们培养,与班主任一道,共同撑起班级建设大旗,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从繁重琐碎逐渐走向轻松自如。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我们要遵从“民意”,让学生以投票的方式选出有威信的同学。同时,还要做到定其更换,这样既能调动干部积极性,又能让有能力的同学都能参选,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因为有了助手而变得井井有条。在培养班干部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采取“扶着走”、“领着走”、“放开走”的培养模式,通过授职责、压担子的方式,逐步提高班干部的管理才能,使他们能较好地胜任自身的管理岗位,能起到该岗位的引领带头作用,成为同学心中的一个好干部。
四、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促进自我管理
班级管理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管理,仅靠班主任和几个班干部,是无法实现事无巨细的管理的。引导班上每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让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者,是班级管理的最佳理想。而要实现于此,必然以学生有良好的自律意识为前提和保证。
自律意识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前提,是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加强学生自律意识培养,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还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但这种意识地培养,不能通过强制达到,可通过活动引领。比如,可以在班集体中引入自我评比机制。内容上分为学习、卫生、团结同学等几大块,定期进行评比。在机制的引导下,学生会不断地与别人进行对照,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还能借鉴班上一些同学好的经验促使自我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功实现了自我评价、自我修正和自我管理。在这活动中,学生在竞赛中实现(下转第35页)(上接26页)了超越,自律意识得到了培养,得到了提高。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这是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实践心得。要实现前者,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授予学生方法,而后者就需要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使之能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自我管理能力还很有待培养,加之他们好动,要实现完全自我管理还是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在加强制度管理人建设的同时,要想方设法从自律写他律相结合去着力,通过活动激励和制度约束双重促进,会使学生自律意识提高更快。
当然,班级管理举措也不止这几条,实践过程是细而繁琐的,涉及到的内容也非常多,但我们只要有为之思考的积极动力和努力,就会找到更适合的办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黄玉娟,中学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教育,2015年。
[2]王宇,关于中学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才智》, 2015年。
[3]刘楚琴,对加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交流[J].现代阅读2013年。
- 【发布时间】2017/4/19 14:49:43
- 【点击频次】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