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寻

 

【作者】 王 娟

【机构】 北京景山学校四川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策略,是实现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根本转变的保证。虽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分层教学、情境教学、针对性教学、激疑教学无疑是其中常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实践策略
  爱因斯坦曾经说到:“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我要学”的情感内驱。初中数学由于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加之学生思维刚从形象向抽象过渡,因而很多学生无法快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因而找到乐趣。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兴趣培养。下面,结合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人人有事做
  无事做,是导致分心散神的重要原因。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学生无事做的现象。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把精力用于学习,严重影响数学效率,其原因是这些学生必备的数学基础未打好。还有部分学生想学习,也有好的学习态度,但遇到学习困难后就畏惧不前,放弃学习,兴趣与日下降,成绩就逾来愈差,因而就感到学习无乐趣。由于现在初中是义务教育,所以学生水平不齐、差距大,如果我们用传统的办法来对学生进行同步教育,要求“齐步走”是行不通的,因此,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如果对学生教同一内容,讲同一例题布置同样的作业,就有部分学生听不懂而“吃不了”,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分层数学的要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从而让学生在“尽心”做事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创设情境教学,授予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收获,是一种经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策略,被广泛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具有激趣作用,还能煽情诱思,调动学生“心动”,促进“形动”。我们知道,初中数学和小学教学有很大的差异性,这要求教学者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不同情景,在教案中引入一些直观性强的案例,如讲矩形定义时可将平行四边形平传成垂直状态,从而引入“一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同时尽可能运用启发式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求,尽可能的创设表面上浅显,但赋予思考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听懂,有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判断,凡是有一点正确的,教师持肯定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真正体现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创新教学方法,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授予,如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转化的思维方法,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等等,这些思想和方法是学生一生受用的重要策略。例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可以转化为指数的加减法,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内角的计算可进行分类讨论,函数问题可考虑数形结合……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强化针对性教学,优化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传统巩固练习由于黑板呈现,教师出题、学生抄题耗去太多时间和精力,导致巩固练习效率极低。在全面实施信息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可在预设基础上通过交互式电视呈现,既具有新颖性、动感性,还能直观形象,这更有利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巩固实践的主动性。不过,为了学生都能参与到巩固练习中来,我们要加强针对性设计,优化练习内容和形式。其原则就是符合新课标要求,能使每个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思考,大多能做正确为宜,做到精选习题,力求概念习题化,体现一定的知识点和能力上的要求,采用题组的形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来练习,充分注意题组的梯度,控制难度与数量。在习题的形式上,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的练习,暴露问题的练习,一题多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通过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动脑,获得初步的成功,体验到数学实践的快乐感。
  四、优化提问策略,调动学生思维参与
  学起于思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富贵教育财富。引导学生思考,不仅是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重要策略。教学中,我们要优化提问策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思维参与。落实到实践中,我们要通过“教有疑”的提问,让学生质疑思考,但要注意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使每个层次的学生有答对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有效开展测试,运用不同标准评价学生
  测试也是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凡是做教师的都知道,一些成绩好的学生盼考试,希望考试,因为每一次考试都能显示他们的成绩,以致获得老师的表扬,学生的称赞及家长的奖励等。教师要利用考试这个手段来激励学生。但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得不到高分,担心教师、家长甚至同学的异样眼光,所以害怕考试。为了让差生也能感受到进步,我们可以采取分层设考的的办法进行,即同一班级的学生所考的试题可以不一样,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进入以成功为起点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去,对考试中反映出的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表扬或肯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要按照学生成长规律,采用明确任务,分层教学,激励机制,灵活教法等方式进行,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实现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吴发芳,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J].四川教育,2016年。
  [2]王兴建,浅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J].考试(教研),2010年。
  [3]王春娟,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
  • 【发布时间】2017/4/19 14:46:04
  • 【点击频次】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