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究

 

【作者】 向远春

【机构】 四川省华蓥市红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巨大,我们不仅可用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发展数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整合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班班通”为平台的信息化应用理念渐入课堂,成为我们推动课改的重要着力点。我们知道,这是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集成交互工具,能使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图、文、声、形、像并茂,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小学数学作为奠基教育重要平台,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无疑就是让数学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提升教学有效性上起到了决定作用。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我们知道,小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兴趣也较广泛,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来,成为主动学习主人,就是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首先应思考的问题,创设情境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其方法就是我们要一改过去单调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把概念、数字、公式看成死的东西,没趣味,没意思,从而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我们要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努力创设一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探求知识、培养兴趣,进而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知识中来。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练习课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激趣设情境:蓝天、白云、绿树、小草、鲜花、小溪,树林深处传来优美的音乐和悠扬的歌声。蹦出一只小白兔来,说到:“同学们,森林里正举行精彩的表演,你想参加吗?”这样,自然就能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起到了激趣的作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意识
        生活化教学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实用性的最好策略。因此,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我们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我们不能将课堂教学搬到生活中,只能在课堂上借助计算机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练习情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的工具性在于实践性,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新课标说到:“数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数学实践。”传统数学主要是黑板上抄题练习,而在信息技术辅助的今天,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练习情境,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 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运用信息技术课件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拼成的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 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相关? 从而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本课的重难点就轻易地突破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的几个注意
        当然,信息技术也不是尽善尽美,也有两面性问题,我们要注重克服其一些不利因素。
        首先,教师应将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形式。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自然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技术制作和使用数学课件无非是要将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几何图形的变换过程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操作示范,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知、发现、创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技术虽然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式,但它并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技术是无法取代的。
  其次,信息技术应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技术,应与传统的板书,教师的语言交流结合使用。要运用信息技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概念,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要明确教学目的,特别注意不要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去使用信息技术教学。 
        再次,运用信息技术要当作学具,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操作。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操作。事实上,几何画板是一个动态研究数学问题的工具,可以用它做数学实验,如探讨某些难以理解的空间问题时,教师就课件制作提出设想,让学生讨论或直接运用几何画板动手进行实验,得出要探寻问题的答案,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玲,信息技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教学与研究,2013年。
        [2]段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装备,2015年。
        [3]李小林,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课程,2015年。

  • 【发布时间】2017/3/1 11:25:03
  • 【点击频次】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