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高克斌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赛马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加强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就是要搭建平台,让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语言实践中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学能力,发展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略读教学  实践策略
  略读课文是语文教材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可缺少的实践平台。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就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由此可见其在一个单元中的特殊价值,而且,加强其实践教学,也是落实新课标在关于阅读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的“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要求。下面,我以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例,谈谈略读课文的教学与思考。
  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记叙了志愿军战士邱少云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石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革命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首先,我们可以用简练的语言介绍文章的作者和时代背景,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进书本中去。
  一、带着问题阅读,读思结合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从邱少云在烈火中的壮举概括出他的伟大精神,以及透过作者的心理活动去深切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所受的煎熬。要突破这个重难点,就“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和精神培养。”因此,我们要充分抓住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中的几个问题:一是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二是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如何?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与意志?三是“我”当时的心情怎样?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做到边读边思,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并画出能体现文章中心的重点词句。如“纹丝不动″、“一动也不动”、“千斤巨石”、“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心绷得紧紧的”、“担心”、“刀绞一般”......除了要要找出这些与中心有关的词句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写结合。
  二、促进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汇报交流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可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运用的实践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在前面自主阅读基础上,要搭建平台,安排学生汇报读书所获,交流读书所惑,共享所得,分解所疑,以达到共享成果,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抓住重点引导感悟。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教师要注意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让学生从邱少云隐蔽的情况、在烈火中壮烈牺牲这两部分,概括出他自觉遵守纪律、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抓住这些词句,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充分讨论加深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从而达到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的目的。如下面这个段落: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另一侧重点,就是让学生透过作者的心理活动来深切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所受的煎熬。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内心活动,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我”想到有办法扑灭邱少云身上的火,但是不能那样做;二是“我”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的痛苦心情。为了突现这一心情,我们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这一段话: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几个段落,即可作为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绝佳材料,也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突破口,教学时,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着力引导学生实践完成,不要过多的分析讲解,只需要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我”紧张、担心、痛苦的复杂心理。然后推己及人,让学生明白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半个多小时却一动不动,这需要忍受多么巨大的伤痛啊!
  (二)强化“双基”训练。略读课文不仅是获得知识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搭建平台,获得语言知识运用的实践机会,能发展语言实践能力。因此,在这一阶段中,我们还要选准“着力点”,做到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有所感悟,有所积累。比如,文中有这么两句话:(1)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2)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同样的一个“才”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意思,这正是语文教学强化“双基”训练的良好平台。要正确理解这两个“才”字,我们不需要讲解其意,只需要引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比较,就能让学生体味出第一个句子中的“才”应读重音,以突出火在邱少云身上烧的时间非常长,从而理解作者内心对邱少云处境的关切。第二个“才”则不需要读重音,要读重音的倒是后面表示时间的数字,这样的朗读处理更能表现出战士们为邱少云报仇心切,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夺下敌人“391”高地的旺盛斗志。
  三、做到学以致用,读写结合
  精读课文学方法、长知识,略读课文学运用,培技能。这是我们多年实践的教学心得。语文教学的最常运用就是写作,而略读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例子,我们可以此读写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抓住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心理描写很典型---作者借助自己的心理活动,来衬托出邱少云的伟大精神与钢铁般的意志。我们可以此为范,引导学生模仿写作,让学生把在略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技能付诸写作实践,使之有效地巩固,使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有效地提高。
  我们可以在深入理解文中相对应段落之后,安排学生进行一个“心理描写小练笔”,培养学生心理描写的能力。可以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截取其中的几个镜头进行训练。比如“闯祸以后、犯错以后、被误会之后、丢失东西之后……”并从中推选一些写得精彩的同学把自己的习作读出来,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从而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上述的各个环节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相互渗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适当的教法,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体会融合渗透起来,使略读课文的教学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其阵地作用,让学生得到良好的语言实践训练。
  参考文献:
  [1]陈晓丽,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
  [2]方亮辉,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月刊,2013年。
  [3]杨柳,教略学丰 精略有致——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与方法初探[J].教学月刊,2010年。
  [4]党建新,重视略读课文教学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例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J].教育革新,2010年。
  • 【发布时间】2017/3/1 11:13:39
  • 【点击频次】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