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音乐疗法在空降训练中的运用

 

【作者】 何 彪

【机构】 广西桂林空军空降兵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音乐疗法是学员在空降训练中进行心理调适的一种辅助手段。 音乐疗法适合学员空降训练情境, 对于预防和治疗学员的身心疾病, 调适学员的不良情绪, 培养学员的健康情感和协作精神, 促进学员的自我表达, 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疗法   空降训练   学员运用
        1.音乐疗法概述
        音乐的起源悠久,与人类的诞生和人类语言的形成密不可分。两千多年前,中国乐坛《乐记》言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音乐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也是人们心灵跳动的声音。音乐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音乐娱神悦性, 宣调气血,自古以来就是治病的良方。音乐疗法就是运用音乐的艺术手段所进行的心理的、生理的和社会的活动治疗。
        音乐疗法并不是通过人的理性而发挥作用的。音乐崇尚的是一种感性情绪的作用, 而不是理性的智力、判断和推理活动。音乐通过人的感情中枢的变化来引起人的生理、心理的变化,达到治疗的目的。音乐疗法不同于其他常规的心理疗法。常规的心理治疗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而音乐疗法主要以音乐为媒介。常规的心理治疗通过纠正头脑里的不正确观念来达到改变不良情绪的目的,而音乐疗法则是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 , 进而改变人的思想认识 , 或引起人的身心变化。
        音乐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的桥梁。当疾病使人与外界的正常联系减少,产生孤独感的时候,音乐是弥补这种情感需要的一种良好的手段。音乐活动为学员提供了一个通过音乐和语言交流来表达、宣泄内心情感的机会。学员在相互的情感交流中相互支持、理解和同情, 使学员的各种心理和情感的困扰得到缓解。学员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了自我表现和成功感的机会,从而增加了自信心,恢复了心理健康。
        2.空降训练中学员存在的心理反应
        2.1  畏惧心理。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升空跳伞、第一次跳离飞机、第一次感受失速下沉、第一次体会跳伞的真实环境,不免有些害怕和恐惧,因而产生畏惧心理。畏惧心理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为跳离飞机时在高空陌生环境中的无助感;二是担心降落伞打不开,造成生命受到威胁;三是担心着陆不稳,摔伤自己。
         2.2  好奇心理。大部分学员入校前没有接触过降落伞,更不用说升空跳伞,入校后开始训练跳伞比较有新鲜感。有的学员在朋友面前夸耀自己,表现出很大的虚荣心;有的还以此作为丰富人生经历的途径,寻求生活的刺激。
        2.3  惰性心理。训练刚开始时,学员对训练既存在疑虑,又充满好奇,体能和经历都相对充沛,训练整体会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随着训练计划的深入,强度不断加大,学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惫并萌发对训练的畏惧和抵触心理,总体表现为动作标准小高,自我要求不严,训练热情逐步下降,“病假”逐渐增多。
        2.4  麻痹心理。在临跳前的最后阶段,学员的思想容易松懈麻痹,训练不认真,最容易出现各种训练伤问题。特别是因为各种原因将跳伞日期延后时,容易使学员对跳伞产生“狼来了”心理,从而对整个跳伞训练放松要求。
         3. 音乐疗法在空降训练中的作用
         3.1  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现代神经生理学家研究指出,音乐对神经结构,特别是对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不同乐器作用于人的器官, 所用乐曲的旋律、 速度和音调不同,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作用,从而调节情绪,稳定内环境。 达到排忧、镇痛、降压、催眠等效果。例如,对情感忧郁、沮丧、精神萎靡的学员,可选用情调欢乐、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且音色优美的乐曲,如《喜洋洋》《步步高》《欢乐的天山》《金蛇狂舞》《采茶扑蝶》《苹果飘香的时候》、《莫愁呵莫愁》等; 对情绪不安、焦虑烦闷的学员,可选用情调悠然、节奏徐缓、旋律清逸、风格娟秀的古琴、小提琴协奏曲,如《烛影摇曲》《平湖秋月》《雨打芭蕉》《 春江花月夜》《姑苏行》、《江南好》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楼台会”“化蝶” 等曲段;对睡眠障碍的学员,可选用莫扎特的《催眠曲》或门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音乐是一种流动的景观 , 悦耳的乐音构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节奏与旋律的交替组合中使音乐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正像贝多芬在致贝蒂娜的书信中所言:“音乐不应该使人落泪, 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的音乐涵义,谁便能超脱常人难以振拔的苦难” 。音乐能促使学员的情感的蠕动和心灵的嬗变, 能十分快捷而有效地激起学员类似的心理和生理的运动, 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反应和机体效应。在空降训练中学员的情绪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且不善于调节, 因而容易引发各种情绪困扰。
        3.2  消除人际障碍,促进自我表达。在空降训练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具有表达障碍和心理困扰的学员,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我表达障碍和自我评价的低下,他们不能够正确地接受自己,也不能成功地与其外部世界建立正确的联系, 因而表现出人际关系适应障碍。采用音乐疗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音乐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自我表达的媒介,成为丰富自我情感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途径。特别是在集体的音乐活动这种无威胁的、安全的人际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语言因素 (歌词)和非语言因素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意念和思想。在音乐治疗中使用的各种音乐活动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员, 使他们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的体验, 而这种成功感的体验对于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3.3  培养协作精神,加强团队合作。音乐活动通常是集体参与的活动,这种共同的活动过程又常常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并进一步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为音乐的本质要求参加者的密切配合和精确的合作, 任何合作上的失误或失败都会马上导致音乐效果的不和谐与失败,而且这种不和谐与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强迫所有参加者进行完全的合作,并迫使学员控制可能破坏音乐和谐的任何自我冲动和不良个性表现。因此,学员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和技巧, 这种在音乐中的合作能力最终会泛化和迁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另外, 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也会吸引那些社会性退缩的学员参与到音乐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其自我封闭状态。
        3.4  开发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科学的逻辑思维;二是通过艺术的形象思维。脑生理科学告诉我们,人脑是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的不对称是人脑结构和认知的主要特征。左脑是理性与计算之脑,主要起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作用;右脑是感性与艺术之脑, 主要起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创造性活动。就我们的教育训练以及人们关注的重点来说,主要是在发展人的左脑功能,这就产生了很多弊端:只能使用不到 1 %的脑力;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体加快衰老,并易患癌症、心脏病、高血压、 糖尿病等;使人认知不够全面、深入,判断无法顾及整体形势;过分执着个人成败、 得失、祸福;创意少, 忽视宇宙力量的大智慧。 所以现在人们开始重视右脑功能的开发, 而音乐活动是开发右脑的最佳途径,它不仅可以减轻左脑负担,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因过度使用左脑而导致的各种身心疾病,而且对于开发学员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
        4.  音乐疗法在学员空降训练中的开展
        4.1  要充分认识音乐疗法在学员空降训练中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 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树立音乐疗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的观点。大力开展校园音乐文化活动, 努力营造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的浓厚氛围。组织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鼓励学员参与演唱、演奏、合唱、小品等各种表演活动。从提高学员的心理素质和促进学员的身心健康出发,加强学院音乐活动的开展,使课外音乐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更加多样,真正把音乐融入到空降训练之中。
         4.2  做好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 提高教员从事心理辅导的能力, 尽快适应空降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可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面向全体教员讲授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各种心理疗法包括音乐疗法的基本原理。抽调心理辅导专职教员或热心于心理教育的音乐教员到高等院校心理学系进行系统学习,接受较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之掌握更高层次的心理辅导理论和技术,以适应空降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4.3  开办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室。装修一、两间专门的房屋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室,面积以 40~50平方米为宜。 室内布置按音乐治疗室的标准设计。可以一房多用,既可以做音乐治疗室,又可以做心理咨询室,也可以用于团体心理辅导。室内要求干净整洁,无噪音,墙壁和窗帘色彩柔和,没有复杂的图案。箱式橱柜中放小型乐器,包括晃动、摇动乐器,如沙铃等;打击乐器,如鼓、木琴、水杯、编钟等;按键类乐器,如钢琴、古琴、吉他等;拉奏类乐器,如小提琴、二胡等。
         4.4   注意音乐疗法适应范围和禁忌范围。治疗适应范围:各种睡眠障碍、精神压力紧张、紧张、焦虑、恐惧、忧郁等。音乐疗法在减压和调整身心方面,对许多传统方法干预效果不明显的消极情绪,能有着效果明显的强大优势作用,也是空降训练中能开展的有效心理支持疗法。
         音乐疗法不仅适用于压力大的人群,对于正常人群,也同样适用。能起到较好的“有压减压、无压调正”的身心保健和预防作用。
        治疗禁忌范围:空降训练过程中出现头痛、妄想、幻想的极少数不适宜人群。这部分人群存在着天生的对于音乐放松训练的不适宜性,他们练习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产生相反的副作用。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区别对待,不强迫他们参加和练习,可以改用别的适宜的如动态的训练等。
        参 考 文 献:
        [1]高天,《音乐治疗导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
        [2]安东尼奥.罗宾,《激发心灵潜力》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3]刘礼大,主编《部队心理教育工作实务》蓝天出版社,2004年。
  • 【发布时间】2017/3/1 10:55:47
  • 【点击频次】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