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班主任应处理好十个关系

 

【作者】 林 涛 李德志

【机构】 山东省平邑县温水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不仅要有科学性,也要讲究艺术性。班主任工作是艺术的科学,也是科学的艺术;是科学事业,也是艺术事业。班主任工作艺术性,就是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各项工作时,在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聪明才智,准确把握教育契机,讲求工作的技巧和灵活恰当的方法,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开展班级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处理好十个关系   管理
  班上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于和骨干力量。学校的校风取决于各个班的班风,而班风关键在于班主任工作态度的好坏、工作方法的优劣、教育艺术水平的高低、组织管理能力的强弱。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下面10种关系。 
  一、班主任的素质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 
  班主任是学生的带头人,是学生的榜样,有怎样的班主任,就会有怎样的学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才无德,无法对学生施行思想教育活动,也会使学生染上老师的不良习惯,进而影响到整个班集体。很难想像,在一个纪律松散、学风不正、道德低下的混乱班集体中,学生能搞好学习的。因此。良好的道德修养,渊博的文化知识,配以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有学校、家庭和社会3个方面。班主任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纽带,争取和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庭联系卡等形式,沟通与家民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活动,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消除个别家长认为学生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事的错误观点。班主任也有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学生的义务。 
  三、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起着促进作用,任课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德育渗透是对班主任工作强有力的补充。 
  班主任同其他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应当保持高度一致。班主任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互通情况,共同研究,制定措施,分工合作,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同时,班主任还应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各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反馈信息,以便搞好本班的教与学。 
  四、班主任与班干部的关系 
  班子都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班主任必须重视培养一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乐于为集体服务的干部队伍,组成班集体的核心。班主任应支持班干部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威信,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但不掩饰他们的缺点。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主动承担责任,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改进方法,通过工作得以锻炼和提高。 
  五、班主任与差生的关系 
  老师一般喜欢好学生、厌烦双差生,这种现象必须纠正。一个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双差生总是少数。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双差生的转化上。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双差生身上的发光点,因势利导,促其转化。班主任切忌以文化课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惟一标准。对各类学生应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宽容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要给予恰当的表扬。无论哪一个学生,不犯错误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可以说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我们要宽容他们,允许他们犯错,等待他们改正,如果你对学生屡次犯错气恨交加,甚至恼羞成怒,认为学生这是与自己过不去,故意捣乱,于是在处理学生违纪犯错的事件中,批评教育时带有“整”的成分,这样一次二次后,学生就真的与你对立了,造成你的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总是努力使自己有爱心和宽容心。班级中思想基础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影响,在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时,我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如在班级活动中,象打扫卫生、出黑板报、拾金不昧、校运会上表现突出等等,都及时给予表扬,使这些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已经失去了上进心,缺乏自信心的学生,重获自信,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样的表扬比批评更具威力。因此,作为班主任就必须花大力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应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干部与同学之间,优、中、差生之间,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友谊与爱情、友谊与哥儿们义气的关系,防止早恋现象的发生,杜绝小团伙的形成,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教育优生不歧视中差生,中等生不满足现状,差生不能自暴自弃。 
  七、文化课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在部分学生和家长中有一种错误观念: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均无关紧要。学校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集体活动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共产主义风格和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能增强集体的(下转第48页)(上接49页)凝聚力,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益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八、班干部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应引导、教育班干部以身作则,处处起带头作用,团结同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与义务,为班级服务。学生对干部的工作起监督和促进作用,他们有权对干部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同时,对干部的工作要大力支持。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三年一贯制”,要始终保持干部队伍旺盛的生机。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九、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与发展智育的关系 
  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的畸形人才。班主任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个关系。要引导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注意改进方法,迎头赶上。要重视发展学生的特长与爱好,不拘一格,培养多种人才。要防止“一好代百好”的偏向。 
  十、个人、班级、学校三者利益间的关系 
  学生是生活在班级这个集体之中,而班级又是学校大集体的组成部分。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爱护班级荣誉,开展“为学校、为班级添光彩”的有益活动。如三者利益发生冲突,要教育学生自学服从班组利益和学校利益,提倡自我牲牺精神和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何国明,班华主编.班主任与德育[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 
  [2]唐云增主编.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经验全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3]张济正主编.学校管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 【发布时间】2017/3/1 10:45:32
  • 【点击频次】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