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体育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之我见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策略,不仅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运动情感,还能促进学生良好精神品质培养。实践中,我们可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改革课堂教学和开设第二课堂来实施愉快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 愉快教育 实施
多年体育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德育、智育、体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行体育教学时,我们必须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任务,而在向学生传授各种与健康、体育有关的基本体育知识、技能、技术的时候,首先必须让学生懂得珍惜健康和热爱生命的道理。我在多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义务教育体育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给儿童、少年一个幸福的童年、少年,竭尽全力培养素质较高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中小学阶段的体育课是学生的启蒙课、基础课,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探索新的教学路子,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教育的整体效益这个角度出发,全面实施愉快教育,我的初步探索是:
一、实施愉快教育,引进竞争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转变教师之旧观念应使他们在思想上有大的变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等,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好胜心强,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机地将体育比赛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以个人、小组的身份参加体育比赛活动,从而引进竞争机制,完成教学任务,如教跑的练习,这个项目活动时间稍长,学生就感到“不好玩”,我开始上课时也感到比较枯燥,后来,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其中,女生两个小组,男生两个小组,对男女两个小组的总成绩进行对比,看哪个组成绩第一,在距道的终点置放一小鼓,要求学生跑到后马上击鼓返回,这样一来低落的情绪很快会变得热烈兴奋了,结果学生个个兴高采烈,用心听老师讲动作要领,练习时十分卖劲,学生赛跑水平明显提高,在上跑的教材课中,还可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距,追逐距,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有利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活跃气氛,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
二、架起“感情”桥梁,培养学生兴趣
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寓教于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趣味性首先要从教学语言中体现出来,要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动性,一些学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重视语数学习,轻视体育课的不良现象,为了培养学生上体育的兴趣,我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堂实际,首先在体育室内课上给学生讲清道理:凡有志献身祖国,报效人民的人,必须懂得生命的可贵,一个人具备了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事业中发挥更多的光和热,在学生明白道理之后,在我课堂上进一步进行体育课兴趣培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中,架起理解和信任的桥梁,进一步从情感入手,热爱学生,提倡乐学,如:在练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兴奋容易转移,厌恶过多地重复动作或一种形式,我采用开始可用二人对面传,然后三人三角传,五人五角传,六人隔人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虽然练习的是同一个动作,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练习形式,学生就会感到新鲜,使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条件反射建立得既快又准确,唤起学生学习热情,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扬“爱美、创造”的精神。
三、改革课堂教学,倡导“三乐”教育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但有不少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智能的培养,更有甚者忽略了“愉快教育”,致使课堂教学沉闷、呆板,气氛不活跃,为改革课堂教学,使教有激情,学有兴趣,教得生动活泼,我在教学中倡导“三乐”,即:
1、师生之间倡导合谐之乐:以教学比赛为例,学生对教学比赛兴趣大,兴奋性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情绪的变化作适当的控制,通过不同的教法和练习手段,把“单调”教材变为有趣的教材,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使课堂气氛和谐协调。
2、教师中倡导善于教学之乐:在课堂上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是消除隔阂,增强兴奋性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是在学生情绪低落和气氛沉闷时,教师如能及时的给予表扬,都能起到提高士气,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对违背常规的学生,教师要爱护关心,使他们感到批评是善意的,这样做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师生的隔阂。
四、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快乐”领域
在实施愉快教育中,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最重要,然而,开辟“第二课堂”活动,能使孩子们在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第二课堂”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并真正感受到学校是自己的乐园,如:体育课毕竟时间有限,而课外大部分时间学生在做语文、数学、英语等作业,没有时间重温体育课内容。为了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开展体育锻炼,我们成立了篮球、足球、田径等课外兴趣小组,让每个学生积极在参加课内外的活动,为学校工作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被动学生为主动学习,变勤学、苦学为乐学、趣学,提高了学生素质,拓宽了学生“快乐的领域。”
愉快教育是一种从情感教育入手的人格教育,实质就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有法,教无法定,贵在得法。无论是运用哪种教学方法,只要因地制宜,改革课堂教学,将愉快教育寓于各种教法之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诚然“愉快教育”并不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理论中萌发和成立起来的,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育,虽然如此,只要我们取长补短,学以致用,最终就会殊途同归。深化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的“四有”人才。
以上就是我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体育教学 愉快教育 实施
多年体育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德育、智育、体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行体育教学时,我们必须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任务,而在向学生传授各种与健康、体育有关的基本体育知识、技能、技术的时候,首先必须让学生懂得珍惜健康和热爱生命的道理。我在多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义务教育体育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给儿童、少年一个幸福的童年、少年,竭尽全力培养素质较高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中小学阶段的体育课是学生的启蒙课、基础课,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探索新的教学路子,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教育的整体效益这个角度出发,全面实施愉快教育,我的初步探索是:
一、实施愉快教育,引进竞争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转变教师之旧观念应使他们在思想上有大的变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等,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好胜心强,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机地将体育比赛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以个人、小组的身份参加体育比赛活动,从而引进竞争机制,完成教学任务,如教跑的练习,这个项目活动时间稍长,学生就感到“不好玩”,我开始上课时也感到比较枯燥,后来,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其中,女生两个小组,男生两个小组,对男女两个小组的总成绩进行对比,看哪个组成绩第一,在距道的终点置放一小鼓,要求学生跑到后马上击鼓返回,这样一来低落的情绪很快会变得热烈兴奋了,结果学生个个兴高采烈,用心听老师讲动作要领,练习时十分卖劲,学生赛跑水平明显提高,在上跑的教材课中,还可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距,追逐距,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有利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活跃气氛,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
二、架起“感情”桥梁,培养学生兴趣
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寓教于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趣味性首先要从教学语言中体现出来,要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动性,一些学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重视语数学习,轻视体育课的不良现象,为了培养学生上体育的兴趣,我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堂实际,首先在体育室内课上给学生讲清道理:凡有志献身祖国,报效人民的人,必须懂得生命的可贵,一个人具备了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事业中发挥更多的光和热,在学生明白道理之后,在我课堂上进一步进行体育课兴趣培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中,架起理解和信任的桥梁,进一步从情感入手,热爱学生,提倡乐学,如:在练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兴奋容易转移,厌恶过多地重复动作或一种形式,我采用开始可用二人对面传,然后三人三角传,五人五角传,六人隔人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虽然练习的是同一个动作,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练习形式,学生就会感到新鲜,使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条件反射建立得既快又准确,唤起学生学习热情,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扬“爱美、创造”的精神。
三、改革课堂教学,倡导“三乐”教育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但有不少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智能的培养,更有甚者忽略了“愉快教育”,致使课堂教学沉闷、呆板,气氛不活跃,为改革课堂教学,使教有激情,学有兴趣,教得生动活泼,我在教学中倡导“三乐”,即:
1、师生之间倡导合谐之乐:以教学比赛为例,学生对教学比赛兴趣大,兴奋性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情绪的变化作适当的控制,通过不同的教法和练习手段,把“单调”教材变为有趣的教材,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使课堂气氛和谐协调。
2、教师中倡导善于教学之乐:在课堂上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是消除隔阂,增强兴奋性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是在学生情绪低落和气氛沉闷时,教师如能及时的给予表扬,都能起到提高士气,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对违背常规的学生,教师要爱护关心,使他们感到批评是善意的,这样做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师生的隔阂。
四、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快乐”领域
在实施愉快教育中,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最重要,然而,开辟“第二课堂”活动,能使孩子们在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第二课堂”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并真正感受到学校是自己的乐园,如:体育课毕竟时间有限,而课外大部分时间学生在做语文、数学、英语等作业,没有时间重温体育课内容。为了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开展体育锻炼,我们成立了篮球、足球、田径等课外兴趣小组,让每个学生积极在参加课内外的活动,为学校工作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被动学生为主动学习,变勤学、苦学为乐学、趣学,提高了学生素质,拓宽了学生“快乐的领域。”
愉快教育是一种从情感教育入手的人格教育,实质就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有法,教无法定,贵在得法。无论是运用哪种教学方法,只要因地制宜,改革课堂教学,将愉快教育寓于各种教法之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诚然“愉快教育”并不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理论中萌发和成立起来的,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育,虽然如此,只要我们取长补短,学以致用,最终就会殊途同归。深化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的“四有”人才。
以上就是我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 【发布时间】2017/1/19 12:19:57
- 【点击频次】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