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以激趣为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作者】 王碧清

【机构】 四川省华蓥市双河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去落实实现。在探策觅略中,我们发现以激为径是条行之有效的策略。当然,能激趣的方法很多,但我们要与阅读教学很好整合,才能使其显现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平台。但由于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单一,分析讲解过多,作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渐失,自然对阅读教学不太“感冒”。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就有了人为障碍。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激趣,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热情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工作,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径,提高学生阅读热情,实现阅读能力提升。
  一、创设激趣情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我要学”的情感内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这样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是的,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他们不但不会有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反而以学习为乐。而对于小学生,他们阅读能力还处于低水平阶段,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学习动力也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以阅读教学为载体创设趣味情境,以此来激趣,通过兴趣内驱作用,使之成为学习主体,自觉建构阅读能力。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学生就会仿佛身临其境,思维活跃。学生此时按要求进行的自由式朗读既有对生字新词的感知,又有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从整体上着手,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画的良好阅读习,充分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二、联系趣味生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现行教材,生活感特别强,明显带有时代特色,体现了语文来自生活的本质特性。这些富有生活味的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激趣性,能让学生在感受其实用性过程中产生“我想学”的需求动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阅读中,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去。我们知道,源于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能够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给学生提供熟悉的活动环境,吸引孩子愿意学习,愿意动手,愿意阅读,主动思考。例如,语文园地是“我会认”这一课,通过学生读,动手涂,认识姓,不仅扩充了学生的识字量,而且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可能,学生通过跳读、猜读、查生字表、问同学等方法,认识了这些字。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运用图文激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中低段教材,大多数课文不仅有文字内容,还有图象内容,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图文并茂,文质优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看图、识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催发他们学习兴趣,增大阅读动力。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一边读文字,一边观图,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科学有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阅读热情。语文教师都知道,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为了学生尽快进入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材编排了不少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们就可利用文中的几幅插图进行教学,学生就能快理解课文内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备了相应的插图,那些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直观、易于感知、与课文联系紧密等特点,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方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正确观察,做到图文结合学习。
  四、开展趣味实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我们常说人是“性情中人”,其实小学生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他们学习的动力大都来自兴趣,只有他们感兴趣的课文才会积极去阅读,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探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利用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以趣为径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抓住学生好动、好奇、好竞争的年龄特征,开展趣味语文实践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动力。为此,我们应更新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们可把练习说话和理解句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理解句子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乐趣。同时,还引导学生说说校园了的设施和家里的东西,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堂上我们可采用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学生探究的兴趣就会被激发。除了这样的语文实践,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开展朗读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之,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尽可能要以激为径,进行培养。因为任何一种知识,一种技能的内化,都必须在自身积极参与下通过学习主体作用建构、内化才能成为主体所有。因此,以激趣为径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多年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要把此寓于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阅读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庄丽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小学), 2012年。
  [2]刘芳,以趣为径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
  [3]凌萍,以趣为径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青年教师学报,2007年。
  • 【发布时间】2017/1/19 12:18:26
  • 【点击频次】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