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交互式电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随着科技发展,交互式电视作为新教学媒体走进课堂,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教学中,其作用巨大,我们要精心设计,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服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交互式电视 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及“班班通”工程的快速实事,以交互式电视为新媒体、新技能的现代教育模式走进我们乡下学校课堂。现在,在课堂上运用交互式电视教学已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常态,有效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与交互式电视整合更是首当其冲,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交互式电视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交互式电视能有效改变教学行为
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不仅引发了我们思想的变化,也必然带来我们教学行为的改变。在传统教学,因其“强调知识灌输”、“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个性化教学难以实施”等问题而受人诟病,随后兴起的电化教学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其教学过程却往往需要按设计好的课件来进行,限制了老师的即兴发挥,且通过电脑操作进行教学的方式也不符合老师们的传统教学习惯,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而电视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的多种功能于一身,能很好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这些问题,为传统课堂教学与电化教学搭建一座无缝衔接的桥梁。我们都有这样的实践感受,运用电视教学,不但可以按传统方式组织教学,而且能轻松完成教学要求,既符合我们教师已有的教学习惯,也消除了利用课件进行教学的距离感与不适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有序的操作平台得以顺利进行。
二、交互式电视能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受技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资源较少,除了教科书和“教参”外,基本没有其他资源可充实。而传统电化教学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缓解,但仍然不够理想,特别是在多种资源整合上,更不能发挥作用。既使到了计算机时代,有了多媒体的支撑,但由于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能力有较高要求,也成为了我们实施电化教学的门槛。而交互式电视的出现,无疑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使用提供了便捷通道,只要我们经过简单的操作学习,就能利用电视在课堂上适时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用。我校老师多次感叹电视不但让自己摆脱了繁重的课件制作工作,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备课效率。另外,由于电视可对各类教学资源直接进行调用,因此它不但能明显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同时也让积件较大范围开发与应用成为可能。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我们就可把善于腰鼓的视频画面和音乐声音整合其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腰鼓在我国民间的传统鼓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打腰鼓时气派热闹、壮观非凡的场面等特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打腰鼓的兴趣和热情的目的。
三、交互式电视能有效引发教学互动
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对话。但我们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常常不自觉地成为了播放多媒体视频的“放映员”,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不仅在教学中缺少这种互动,在人机中也缺少这种适时交互,即使多媒体的交互功能特别强,我们也由于技术不过硬达不到理想效果。而运用交互式电视教学,就能很好地展现其强大的交互能力。我们知道,交互式电视的交互平台是以电子白板交互软件为平台的,其中有探照灯、拖曳、声音链接、画图、测量、比较等复杂的交互功能,这些功能都可我们随心所用。例如,在教学《松鼠》时,我就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标注、探照镜、拉幕等功能将知识进行重点部分的强调。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只需经过较短时间的入门培训,自己就可利用电视轻松完成过去难以实现、甚至难以想像的课件交互功能,而且操作过程非常简单。由此可见,电视作为一个操控灵活的教学互动平台,已经在教学实践有效降低了老师们应用信息技术的门槛。
四、交互式电视能有效促进资源生成
高效课堂源于精心预设和动态资源生成的完美结合。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已经认识到了预设性与生成性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只注重预设而忽视生成性。因此,如何抓住生成性资源却成为困扰老师的教学难题。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电视因其整合性及交互性的特点已为生成性课堂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能为生成性资源提出肥沃土壤。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们在学习到“你是如何看待愚公的愚的”的问题时,我们就可运用电视营造交流情境,让学生各抒己见。这就起到了良好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在生成新资源,我们得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利用电视整合性的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其次,利用电视的交互性特点,老师则能较好地处理生成形课堂中预设与生成两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师生的创造性与智慧的潜能。在电视的帮助下,老师在课前可用充分准备各种资源,使预设更具针对性、开放性及可变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则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即时调整并生成学习内容,使预设与生成达到统一。另外,电视还具有将过程性注释进行保存与回放的功能,可以保留课堂的生成过程,非常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学习与提高。
古人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交互式电视这个先进的教学工具,我们就必须科学使用,使其更好地为我们语文教学服务,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服务。但同时,我们也不能抛弃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模式的教学,做到当用则用,不利于当节课的教学也可以不用,要学会把传统模式和现代化模式有效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长,避之所短。
参考文献:
[1]李博,交互式智能平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
[2]徐小叶,浅谈交互智能平板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
[3]沈小龙,交互式智能平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6年。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交互式电视 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及“班班通”工程的快速实事,以交互式电视为新媒体、新技能的现代教育模式走进我们乡下学校课堂。现在,在课堂上运用交互式电视教学已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常态,有效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与交互式电视整合更是首当其冲,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交互式电视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交互式电视能有效改变教学行为
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不仅引发了我们思想的变化,也必然带来我们教学行为的改变。在传统教学,因其“强调知识灌输”、“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个性化教学难以实施”等问题而受人诟病,随后兴起的电化教学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其教学过程却往往需要按设计好的课件来进行,限制了老师的即兴发挥,且通过电脑操作进行教学的方式也不符合老师们的传统教学习惯,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而电视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的多种功能于一身,能很好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这些问题,为传统课堂教学与电化教学搭建一座无缝衔接的桥梁。我们都有这样的实践感受,运用电视教学,不但可以按传统方式组织教学,而且能轻松完成教学要求,既符合我们教师已有的教学习惯,也消除了利用课件进行教学的距离感与不适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有序的操作平台得以顺利进行。
二、交互式电视能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受技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资源较少,除了教科书和“教参”外,基本没有其他资源可充实。而传统电化教学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缓解,但仍然不够理想,特别是在多种资源整合上,更不能发挥作用。既使到了计算机时代,有了多媒体的支撑,但由于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能力有较高要求,也成为了我们实施电化教学的门槛。而交互式电视的出现,无疑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使用提供了便捷通道,只要我们经过简单的操作学习,就能利用电视在课堂上适时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用。我校老师多次感叹电视不但让自己摆脱了繁重的课件制作工作,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备课效率。另外,由于电视可对各类教学资源直接进行调用,因此它不但能明显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同时也让积件较大范围开发与应用成为可能。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我们就可把善于腰鼓的视频画面和音乐声音整合其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腰鼓在我国民间的传统鼓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打腰鼓时气派热闹、壮观非凡的场面等特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打腰鼓的兴趣和热情的目的。
三、交互式电视能有效引发教学互动
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对话。但我们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常常不自觉地成为了播放多媒体视频的“放映员”,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不仅在教学中缺少这种互动,在人机中也缺少这种适时交互,即使多媒体的交互功能特别强,我们也由于技术不过硬达不到理想效果。而运用交互式电视教学,就能很好地展现其强大的交互能力。我们知道,交互式电视的交互平台是以电子白板交互软件为平台的,其中有探照灯、拖曳、声音链接、画图、测量、比较等复杂的交互功能,这些功能都可我们随心所用。例如,在教学《松鼠》时,我就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标注、探照镜、拉幕等功能将知识进行重点部分的强调。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只需经过较短时间的入门培训,自己就可利用电视轻松完成过去难以实现、甚至难以想像的课件交互功能,而且操作过程非常简单。由此可见,电视作为一个操控灵活的教学互动平台,已经在教学实践有效降低了老师们应用信息技术的门槛。
四、交互式电视能有效促进资源生成
高效课堂源于精心预设和动态资源生成的完美结合。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已经认识到了预设性与生成性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只注重预设而忽视生成性。因此,如何抓住生成性资源却成为困扰老师的教学难题。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电视因其整合性及交互性的特点已为生成性课堂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能为生成性资源提出肥沃土壤。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们在学习到“你是如何看待愚公的愚的”的问题时,我们就可运用电视营造交流情境,让学生各抒己见。这就起到了良好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在生成新资源,我们得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利用电视整合性的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其次,利用电视的交互性特点,老师则能较好地处理生成形课堂中预设与生成两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师生的创造性与智慧的潜能。在电视的帮助下,老师在课前可用充分准备各种资源,使预设更具针对性、开放性及可变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则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即时调整并生成学习内容,使预设与生成达到统一。另外,电视还具有将过程性注释进行保存与回放的功能,可以保留课堂的生成过程,非常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学习与提高。
古人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交互式电视这个先进的教学工具,我们就必须科学使用,使其更好地为我们语文教学服务,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服务。但同时,我们也不能抛弃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模式的教学,做到当用则用,不利于当节课的教学也可以不用,要学会把传统模式和现代化模式有效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长,避之所短。
参考文献:
[1]李博,交互式智能平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
[2]徐小叶,浅谈交互智能平板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
[3]沈小龙,交互式智能平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6年。
- 【发布时间】2017/1/19 12:09:39
- 【点击频次】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