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创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体会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数学素质教育是力求使受教育者在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逻辑思维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它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大小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优质高效 情境创设
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它是指教师在本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根据这些年我自身的教学经历,对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我提出几点体会。
一、数学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也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记得讲勾股数时,我出示了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
3,4,5;5,12,13;7,24,25;9,40,41……
开始学生们只注意到:每组勾股数的前一个数都是奇数,后两个数是一奇一偶,之后陷入僵局。教师启发道:一奇一偶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发现是连续数。忽然一名学生发现后两数之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稍一顿,即抬头,急切地说:“这两个数的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完全平方数就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这样,在思考,观察中发现规律,灵感一触即发。学生们找到了勾股数的特征:即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此奇数与这两个连续自然数成勾股数。
模仿只能跟着走,创新才会出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去探索和思维,引导学生去大胆创新,为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总的来说,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1.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有句话说得好:“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的课堂。
2.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一些熟悉的人或事,设计与学科相关联的知识作为情境导入,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关注学生学习和谐的氛围。
3.设计有梯度的习题。
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是设计如下变式训练:
如图:已知AB∥CD,试说明∠BED=∠B+∠D.
解:过点E作EF∥AB则∠BEF=∠B
又因为AB∥CD,所以CD∥EF
所以∠DEF=∠D所以∠BEF+∠DEF=∠D +∠B即∠BED=∠B+∠D.
变式:如图,若AM∥CN。
(1)求∠MAB+∠ABC+∠BCN的度数;
(2)求∠MAA1+∠AA1A2+∠A1A2C+∠A2CN的度数;
(3)根据(1)(2)的结论,你能将他们推广到一般情况吗?
通过此题的探究学生掌握了拐点问题中辅助线的作法。再通过变式将问题由特殊到一般体现了总结规律的数学方法。以上的变通,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建立了实质性的联系。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
总而言之,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探索数学教学的规律,改进数学教学之法,把教学当成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不懈努力、精益求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基于高效课堂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09
[2]马艳.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J].《教学与研究》,2015.03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优质高效 情境创设
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它是指教师在本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根据这些年我自身的教学经历,对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我提出几点体会。
一、数学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也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记得讲勾股数时,我出示了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
3,4,5;5,12,13;7,24,25;9,40,41……
开始学生们只注意到:每组勾股数的前一个数都是奇数,后两个数是一奇一偶,之后陷入僵局。教师启发道:一奇一偶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发现是连续数。忽然一名学生发现后两数之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稍一顿,即抬头,急切地说:“这两个数的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完全平方数就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这样,在思考,观察中发现规律,灵感一触即发。学生们找到了勾股数的特征:即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此奇数与这两个连续自然数成勾股数。
模仿只能跟着走,创新才会出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去探索和思维,引导学生去大胆创新,为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总的来说,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1.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有句话说得好:“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的课堂。
2.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一些熟悉的人或事,设计与学科相关联的知识作为情境导入,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关注学生学习和谐的氛围。
3.设计有梯度的习题。
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是设计如下变式训练:
如图:已知AB∥CD,试说明∠BED=∠B+∠D.
解:过点E作EF∥AB则∠BEF=∠B
又因为AB∥CD,所以CD∥EF
所以∠DEF=∠D所以∠BEF+∠DEF=∠D +∠B即∠BED=∠B+∠D.
变式:如图,若AM∥CN。
(1)求∠MAB+∠ABC+∠BCN的度数;
(2)求∠MAA1+∠AA1A2+∠A1A2C+∠A2CN的度数;
(3)根据(1)(2)的结论,你能将他们推广到一般情况吗?
通过此题的探究学生掌握了拐点问题中辅助线的作法。再通过变式将问题由特殊到一般体现了总结规律的数学方法。以上的变通,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建立了实质性的联系。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
总而言之,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探索数学教学的规律,改进数学教学之法,把教学当成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不懈努力、精益求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基于高效课堂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09
[2]马艳.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J].《教学与研究》,2015.03
- 【发布时间】2017/1/19 12:06:40
- 【点击频次】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