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探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阅读教学不能模式化,要新颖有趣。因此,我们应注重教学策略创新,让学生在耳目一新中既学到知识,发展技能,又能体验到语文学习乐趣,发展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创新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处于高耗低效状态。为了破解这一“困扰”,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在不倦地为之探索实践,创造了不少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是与新课改同步进行的创新实践,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小学语文作为奠基教育平台,本就应为学生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基,包括知识、兴趣和学习技能,以及创新思维方面。显然,这一切,是传统讲解阅读教学策略所不能埋单的,因此,加强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创新实践就显得非常必须和紧迫。
一、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教材自身编排的单元几篇内容为为模块,把其看着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设计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突出每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知道,在一个单元中,既有一种主题,又围绕主题有很多不同内容,担当着不同作用。因此,我们就应整体考虑,把哪些内容列为讲读课的内容,哪些内容列为阅读课或独立阅读课和基础训练等。通过这样通盘考虑和有效设计,等于抓住了单元教学重点,列出了难点,明确了哪些讲,哪些放,哪些扶,哪些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把在讲读课中获得的读写知识和方法,运用到阅读课和半独立阅读课中去,使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到以切实提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要取得良好效果,我们注意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法指导和方法实践。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要充分阅读课和半阅读课的平台作用,授予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学习方法在半阅读课文中去进行自主实践。在单元学习完成之后,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一个单元各类课文的教学,如果在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总结概况,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则是零散的。这不利于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因此,应在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以“读写例话”的内容为线索,复习该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加深印象,提高运用的能力。
(二)注重知识迁移,学以致用,迁移是促进知识内化化的重要策略,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应在单元新知教学之后,应搭建平台,注重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形成能力。实践中,除在课内抓好各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外,还可开展丰富的学科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写作素材。现在,新课标除了要求加强教材教学外,还配了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我们把其纳入到单元整体教学中,以进一步拓展学生见识,促进学生知识迁移,提高学以致用能力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应抓好这一资源的运用。
二、运用变序教学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传统阅读教学,大抵是从课题入手,直到讲解到最后一个自然或最后一个作业题。我们可称这种方法为顺序教学法。与之对应的不按顺序教学的变序教学法。也就是是说,这种教法不是按教材内容结构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采用“切入式”、“逆推式”(倒置法)等变序形式教学。其特点是单刀直入、直奔文章的中心,克服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的教学,运用时,要从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抓好以下几点。
(一)抓住中心句切入。所谓中心句,就是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小学阶段,很多课文都有中心句,如果能找到中心句,从中心句入手教学,变序讲读返析前文,悟出其中的道理,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
(二)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标点入手。有的课文为渲染某种氛围或强调某种意思,会在文中反复出现同样的词语或标点,以达到强调的作用。例如,在《穷人》这篇课文,文中有十几处省略号。看似省略,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特别是桑纳内心的复杂,所以有人这样说,省掉了内容,省不掉的情感。教学时,以省略号为切入点,也是不错的教学策略。
三、运用学导式教学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这种教法的特点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其教学基本结构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让学生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学习实践中学懂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自学”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解疑”包括提出问题、互相探讨、教师辅导;“精讲”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和示范;“演练”包括课堂复习、作业练习或实际操作训练。以上四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有人将它称之为“四步阅读指导法”,即“设疑初练——划批细读——议思研读——作练熟读”;也有人称之为“四步自读法”,即“初读、细读、精读、评读”。
当然,语文阅读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还有很多,如情境教学法、整体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但不论哪种方法,我们都不能一用就是多久,必须做到方法灵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实际,做到时用时新,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教学中既学到知识,发展技能,又能体验语文学习乐趣。这才是我们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长征,探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5年。
[2]方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
[3]张太厚,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J].教育探索,2001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创新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处于高耗低效状态。为了破解这一“困扰”,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在不倦地为之探索实践,创造了不少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是与新课改同步进行的创新实践,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小学语文作为奠基教育平台,本就应为学生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基,包括知识、兴趣和学习技能,以及创新思维方面。显然,这一切,是传统讲解阅读教学策略所不能埋单的,因此,加强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创新实践就显得非常必须和紧迫。
一、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教材自身编排的单元几篇内容为为模块,把其看着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设计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突出每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知道,在一个单元中,既有一种主题,又围绕主题有很多不同内容,担当着不同作用。因此,我们就应整体考虑,把哪些内容列为讲读课的内容,哪些内容列为阅读课或独立阅读课和基础训练等。通过这样通盘考虑和有效设计,等于抓住了单元教学重点,列出了难点,明确了哪些讲,哪些放,哪些扶,哪些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把在讲读课中获得的读写知识和方法,运用到阅读课和半独立阅读课中去,使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到以切实提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要取得良好效果,我们注意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法指导和方法实践。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要充分阅读课和半阅读课的平台作用,授予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学习方法在半阅读课文中去进行自主实践。在单元学习完成之后,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一个单元各类课文的教学,如果在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总结概况,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则是零散的。这不利于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因此,应在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以“读写例话”的内容为线索,复习该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加深印象,提高运用的能力。
(二)注重知识迁移,学以致用,迁移是促进知识内化化的重要策略,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应在单元新知教学之后,应搭建平台,注重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形成能力。实践中,除在课内抓好各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外,还可开展丰富的学科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写作素材。现在,新课标除了要求加强教材教学外,还配了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我们把其纳入到单元整体教学中,以进一步拓展学生见识,促进学生知识迁移,提高学以致用能力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应抓好这一资源的运用。
二、运用变序教学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传统阅读教学,大抵是从课题入手,直到讲解到最后一个自然或最后一个作业题。我们可称这种方法为顺序教学法。与之对应的不按顺序教学的变序教学法。也就是是说,这种教法不是按教材内容结构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采用“切入式”、“逆推式”(倒置法)等变序形式教学。其特点是单刀直入、直奔文章的中心,克服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的教学,运用时,要从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抓好以下几点。
(一)抓住中心句切入。所谓中心句,就是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小学阶段,很多课文都有中心句,如果能找到中心句,从中心句入手教学,变序讲读返析前文,悟出其中的道理,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
(二)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标点入手。有的课文为渲染某种氛围或强调某种意思,会在文中反复出现同样的词语或标点,以达到强调的作用。例如,在《穷人》这篇课文,文中有十几处省略号。看似省略,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特别是桑纳内心的复杂,所以有人这样说,省掉了内容,省不掉的情感。教学时,以省略号为切入点,也是不错的教学策略。
三、运用学导式教学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这种教法的特点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其教学基本结构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让学生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学习实践中学懂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自学”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解疑”包括提出问题、互相探讨、教师辅导;“精讲”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和示范;“演练”包括课堂复习、作业练习或实际操作训练。以上四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有人将它称之为“四步阅读指导法”,即“设疑初练——划批细读——议思研读——作练熟读”;也有人称之为“四步自读法”,即“初读、细读、精读、评读”。
当然,语文阅读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还有很多,如情境教学法、整体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但不论哪种方法,我们都不能一用就是多久,必须做到方法灵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实际,做到时用时新,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教学中既学到知识,发展技能,又能体验语文学习乐趣。这才是我们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长征,探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5年。
[2]方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
[3]张太厚,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J].教育探索,2001年。
- 【发布时间】2017/1/19 11:59:25
- 【点击频次】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