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关于开展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者】 陈富荣

【机构】 福泉市牛场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一、道德教育是德育的核心问题
  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形成合力的道德水准,并使它成为学生内心世界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求学生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把自己置于教育之内,应当是一个受教育者,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正所谓“德高为范”。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受教育。由于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不同,教育不能搞一刀切,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个性出发,唤起学生的理性的超载,要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心世界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相适应的德育呢?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正所谓素质教育德育先行。”
  二、主体性德育
  1、主体性德育建设
  人类社会除了共性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之外,都有个性的具体的标准和要求。那么我们学校德育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一定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地实践取得认同,成为自身道德需要时,才能起到道德的作用。忽视学生自愿实践和参与达不到育德的目的。社会的道德建设与遵守是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为了人生更有意义,是为了生活更加幸福。道德的进程是每个人不断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通过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意义创造的过程。所以,学校德育工作也应在普遍性规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道德品质。应当承认不同个体的特点,鼓励发挥各自的个性,使社会成员能够更加自觉主动遵守社会道德,并能达到社会道德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约束要求。
  学生是个体品德构建的主体,但并不能否定教师的主体性。因为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教法,创设教育情境,就不可能有教学活动的生动活泼。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学生生活亟待利用的教育内容,就不会有学生发自内心需要的自愿地学习;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不会接纳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道德,也就不可能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开放式发展。
  2、怎样使外在的道德要求转换为内在的需要?
   教育者将国家、社会所提倡的主导性道德规范、原则、准则体系传授给适龄的学生,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发现这种体系有不尽完善,不够合理之处,能在教育者的引导之下,学会主动地将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向其他体系开放,吸引其合理内涵,发展和改造原有的道德体系中不尽完善、不够合理的道德观念,使自己的品德构建始终处于一种不断更新、不断完善、愈超合理的状态之中,这样进行现实道德生活,进而深层次道德思考所必须成了个人切切实实的需要。
  3、 怎样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在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育德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自身道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实践者。学校德育应该包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为培养新一代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学校教育者必须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务必负起德育工作这个重任。学校德育要实现其目标,只有通过学生个体的内化,才能成为其自觉自愿的行为。道德教育要激励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内化,使道德真正成为学生内在自律的行为规范。
  4、 尊重是学校德育的核心
  尊重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同时又是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实现的目标之一。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位学生都非常需要别人的尊重,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尊重学生的爱好、兴趣、尊重学生的人格,在爱学生和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育德的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的独特性是人类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源泉。我们所强调的个性教育和培养,就是对独特性的尊重。我们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体现了对个性培养的重视。
  5、 德育的主要途径是养成教育。
  学校德育应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和实践加强个性修养,在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健全心里素质和道德素质。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遵守公德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团结协作的习惯、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
  依靠全员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不仅是也不应该仅仅是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德教处、学生会的事情。而是全员的事情。要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形成处处受教育的氛围,必须把品德教育贯穿于学生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 【发布时间】2015/12/30 14:24:17
  • 【点击频次】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