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做学生人生的导师

 

【作者】 拉巴次仁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第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而班主任更要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展开对班级的有效的组织管理,为任课教师提供良好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氛围。《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二条指出“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繁杂的日常事务,又不能见事不见人,忽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人生发展,从人生发展的高度来处理具体的事务。班主任是学生学习时代的“重要他人”。在细碎而有繁多的班主任工作中,他既要协助任课教师搞好学生的学习,又要牢牢抓住自己的中心工作———人生辅导:关心学生的身体发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总结学生的性格特点,在促进学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那么,班主任怎样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人生导师导什么,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人生导师,这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需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一、为什么班主任应该是人生导师。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哲学家坐渔夫的船过河,行船途中,哲学家问渔夫:“请问,你会数学吗?”渔夫答:“不会。”再问:“你会物理吗?”渔夫答:“我不会。”还问:“你会化学吗?”渔夫答:“我不会。”哲学家喊叹道:“这样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此时,河面上刮起了大风,船被掀翻了,渔夫问哲学家:“请问,你会游泳吗?”哲学家答:“我不会。”渔夫感叹道:“这样你就失去了整个的生命。”这个故事简单而深刻,他告诉人们,对个人而言,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还有比它更基础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在人生长河中游泳的本领,一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也就是人生的智慧。学生作为求学者,不仅要学会各类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会社会的各种规则和做人的道理,即学成材和学成人。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们在生活中不仅需要运用不太复杂的科学知识,更需要面对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发展等需要运用人生智慧去解决的问题。即便是专业技术人员也无法回避,而且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专业技术效能发挥的程度。现代人的教育观是“成材”和“成人”同要重要,要先“成人”而后再“成材”,更有人高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作为班主任,怎能一门心思地抓学习而忽视人生经验这“大智慧”呢?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人生是丰富多彩,立体多面的,人生辅导是“全人育人”,需要多方面内在资源的支撑。这决定着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丰富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需要班主任细心引导。
  (1)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发展智慧的人。
  教育学生欣赏自己,接纳别人,珍惜人生,扬长避短,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自觉克服困难,进行自我批评,抵御不良诱惑,意志坚定地超着制定的目标迈进。
  (2)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情感智慧的人。
  教育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自我,面对人生,用积极的信念看待各种生活事物,无伤害地表达愤怒和不满,发泄不满情绪并掌握技巧,主动地关心他人,欣赏他人,感激他人,表达歉意。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运用情绪力量激发建设性的行为,能体验平凡乃至艰苦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三、怎样成为合格的人生导师。
  人生导师的角色对班主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班主任自身必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极富人生智慧。一个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班主任就是一部最好的人生教科书。身教重于言教,人生辅导不仅要重言教,更要重视身教,言教基于身教,身教诠释言教,言以明理,身以导行。身教展示了教师自身的人生态度,敬业精神,情感生活,人际交往,性格品质,榜样示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言教不是讲大道理,而是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以策略性地具体指导,班主任要洞悉问题形成原因,指导学生有效应对,使学生明白道理,分析原因,采取合理措施,有效应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能力,发展了智慧,有获得成长的快乐。如果班主任自身都迷茫的,缺乏智慧的,自然无力给学生以智慧地帮助。记得班级个叫陈翰生的同学,学习上不够积极努力,和同学相处更是计较,得礼不让,。任课老师批评还顶撞,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班主任得知这一情况,找他谈心:“同学情是人间最真诚的情谊,你的启蒙老师不就是你妈妈大学时的同学吗?她就象妈妈一样关心和爱护你,我知道你最喜欢的就是她了。你为什么和同学之间那么不愉快呢?谁都有缺点,同学之间应该坦诚指出,并帮助改正,不应该只是瞧不起或是挖苦。等你长大了,他们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谁不想拥有友谊这最宝贵的财富呢?”他听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看来学生不是不讲道理,而是你能不能说到他的心里去,所以说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得失观,人生观,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去引领学生健康地成长,提升学生的智慧。
  四、班主任要掌握辅导学生人生智慧的方法。
  人生智慧虽然不象学科知识那样可教性强,甚至可以说人生智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他们走过的人生经历中悟出来的。所以班主任不需象老师上课那样系统地教授学生,但也不是无计可施,它需要教育者的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利导”,指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教育者应首先弄清楚学生“误”在哪里,“误”的原因,主动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消极经历和体验,了解自己的心路历程,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改变行为和思维方式,获得积极地体验,能产生积极的“悟”。例如,现在许多学生不愿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分析起来,可能是因为学生自我意识地成长,或曾有过沟通失败的经历,或遇到的老师比较有距离感,在学生不能客观分析,主动沟通的情况下,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其中原因,教给学生沟通的方法,提供给学生沟通的机会,在学生与自己沟通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关注学生感受,增进理解,吸纳其合理意见,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沟通体验,从而相信沟通的作用,养成沟通习惯,实现教育者“导”的作用。
  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既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班主任工作质量提升的需要。班主任要想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南针,必须善导,乐导。这是需要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深入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 【发布时间】2015/12/30 14:10:59
  • 【点击频次】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