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随堂听评课摭谈
【关键词】 ;
【正文】一.课前的充分准备 随堂听课评价应该收集、了解与即将要评价的课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召开预备会议,向被评价者介绍评价的目的、内容,了解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为评价活动的实施奠定基础。具体而言,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熟悉教学目标、充分把握教学内容。(2)了解被评价课的教学设计。听课评课之前,应该充分了解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了解教师拓展的空间,甚至可以针对所教的内容在自己头脑中设计课堂教学的初步方案,粗线条勾勒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即评课者自己如果来上这堂课,应该如何上??(3)确定听课方式。随堂听课评课中,评价者可以选择充当旁观者和参与者,而这两种角色决定了将会有两种不同的听课方式,经验丰富的评价者往往交叉使用这两种听课方式。
二.课中的仔细观察和翔实记录 听课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评价者多种感官和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同时评价者要想获得理想的听课效果,在听课中就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
(1)仔细观察。由于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听课也是看课。
具体听些什么呢?首先听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语言,仔细思考评价对象是否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其次是听评价对象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是否简洁清晰;三是听评价对象的提问和教学启发是否得当;四是听学生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否恰当、富有创造性;五是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看些什么呢?首先是看评价对象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板书是否合理,运用教具是否熟练,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学法指导是否得法,实验的安排及操作是否合理,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即看评价对象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其次是看学生:观察整个课堂气氛,学生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观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思维是否活跃;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即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2)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应全面、具体、详细。其中可以包括情境创设、教师点拨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亮点与失误等,还可包括听课者的评析与建议。
(3)认真剖析,归纳小结。认真剖析是指在听课过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既要抓住细节,防止思维出现断裂,影响对教学的整体认知和评价,还要做到积极思维,根据听课前的准备,认真思考评价对象的教学过程,为分析评价赢得时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并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经验(听过的优秀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小结是指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优缺点,评价者应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给予过程性评价,即指出优点在于体现了课标中哪一方面的理念,依据了什么教学原理等;同时应指出缺点与不足,怎样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什么等,并将这些环节点评及时纳入听课记录。归纳小结主要是听课刚结束时,从自己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感受出发,进行记录和点评。
三.课后客观评析,加强指导 课后客观评析即评课,它是指课后对所听的课进行分析整理、客观评议的过程。评课时需要针对课堂教学的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作出评价意见时应该充分与评价对象交流切磋。
(2)从课堂教学要素来进行评价。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①教学目标。首先,从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以新课标为指导,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②教材处理。在处理教材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评价一节课时,既要看评价对象在知识传授时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③教学程序。首先是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在课堂中直接表现为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④教学方法和手段。它包括教师教学的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二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三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即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⑤教师教学基本功。这里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板书。首先,好的板书应该设计得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二是教态。好的教态应该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师生有良好的情感交融。三是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
⑥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1)熟悉教学目标、充分把握教学内容。(2)了解被评价课的教学设计。听课评课之前,应该充分了解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了解教师拓展的空间,甚至可以针对所教的内容在自己头脑中设计课堂教学的初步方案,粗线条勾勒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即评课者自己如果来上这堂课,应该如何上??(3)确定听课方式。随堂听课评课中,评价者可以选择充当旁观者和参与者,而这两种角色决定了将会有两种不同的听课方式,经验丰富的评价者往往交叉使用这两种听课方式。
二.课中的仔细观察和翔实记录 听课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评价者多种感官和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同时评价者要想获得理想的听课效果,在听课中就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
(1)仔细观察。由于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听课也是看课。
具体听些什么呢?首先听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语言,仔细思考评价对象是否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其次是听评价对象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是否简洁清晰;三是听评价对象的提问和教学启发是否得当;四是听学生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否恰当、富有创造性;五是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看些什么呢?首先是看评价对象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板书是否合理,运用教具是否熟练,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学法指导是否得法,实验的安排及操作是否合理,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即看评价对象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其次是看学生:观察整个课堂气氛,学生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观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思维是否活跃;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即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2)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应全面、具体、详细。其中可以包括情境创设、教师点拨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亮点与失误等,还可包括听课者的评析与建议。
(3)认真剖析,归纳小结。认真剖析是指在听课过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既要抓住细节,防止思维出现断裂,影响对教学的整体认知和评价,还要做到积极思维,根据听课前的准备,认真思考评价对象的教学过程,为分析评价赢得时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并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经验(听过的优秀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小结是指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优缺点,评价者应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给予过程性评价,即指出优点在于体现了课标中哪一方面的理念,依据了什么教学原理等;同时应指出缺点与不足,怎样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什么等,并将这些环节点评及时纳入听课记录。归纳小结主要是听课刚结束时,从自己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感受出发,进行记录和点评。
三.课后客观评析,加强指导 课后客观评析即评课,它是指课后对所听的课进行分析整理、客观评议的过程。评课时需要针对课堂教学的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作出评价意见时应该充分与评价对象交流切磋。
(2)从课堂教学要素来进行评价。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①教学目标。首先,从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以新课标为指导,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②教材处理。在处理教材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评价一节课时,既要看评价对象在知识传授时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③教学程序。首先是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在课堂中直接表现为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④教学方法和手段。它包括教师教学的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二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三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即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⑤教师教学基本功。这里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板书。首先,好的板书应该设计得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二是教态。好的教态应该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师生有良好的情感交融。三是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
⑥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 【发布时间】2015/12/30 13:59:25
- 【点击频次】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