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作者】 格桑玉珍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我国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课改新形势对地理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常规教学的最大效益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出地理教学独有的魅力,让地理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探寻,深入研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诸如创设情景、幽默的教学语言、生动的CAI课、难忘的野外实习等,都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积极创新、大胆尝试。
   二、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要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还需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应抓住三个环节:课前、课堂、课后。首先,课前应注意必要的预习。上课前花上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本堂课要教授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打下基础。其次是课堂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指导。通过课堂上必要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技巧。当然也可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如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强调学以致用,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并且还需让学生大胆质疑、解疑,鼓励他们积极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可让学生思考:如果地球不自转,还会有昼夜现象吗?如果有,此时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少?这样的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了他们大胆地探索书本以外的知识,从而逐步地充实自己,提高了对地理知识地认识水平。最后当然也少不了课后的巩固。除了完成相应的作业,还应注意生活中收集观察,体会。
   中学习地理。生活中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这也是能让自己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上,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所需的良好环境,而且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更应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演讲比赛、进行正反辩论赛、实地考察撰写小论文、参加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课堂内所不能学到的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为此,教师应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自由的发挥,激发他们去求知、探索,努力使他们成为符合跨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四、教会学生主动创新发展  
   新课改要求地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主动发展,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学会做人”等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地理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后进生,充分信任和尊重后进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发展。
   1.“学会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地理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对某项地理事物想一想:“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该地理事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等。其次,让学生掌握地图的“顺序观察”、“整体与局部结合观察”、“抓住重点或特点观察”等方法,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学习,提高学生自学地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可通过严格训练法、指导法、竞争评比法、制约法、疏导法等,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工整书写、自觉完成各项学习要求等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会思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生独立思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地理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多样的。南北取向法是教学生按照地图方位或线性方向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注意目标取向法是教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敏捷性,让学生做选择题、读图填图题的目的就在于此;因果综合法包括原因综合和结果综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如对工业布局、厂址选择进行的多要素原因分析属原因综合法,而“由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地球平均气温将升高,两极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平原”则属于结果综合法。
   3.“学会创造”就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创造方法,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良好的创造个性。创造方法主要有“智力激励法”、“类比启发法”、“联想法”、“形态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地理教学中,除注意渗透这些方法外,还应让学生积极参加兴趣活动小组,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吸收更多的知识信息。学生掌握的知识信息愈多,产生创造的可能性愈大,获得创造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许多创造都说明了这一点,如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等。
   五、重视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
   教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教学基本功上,地理教学基本功是地理教师为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反映地理教师队伍和地理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板图技能等要素。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地理优质课竞赛、教研论文竞赛以及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无疑对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新课改下地理教师应对地理教学投入深厚情感,精心敬业,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敏锐观察力和创意思维能力,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学科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发挥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地理教师应深知自身肩负的神圣职责,抓紧抓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圆满完成历史赋予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 【发布时间】2015/12/30 13:58:33
  • 【点击频次】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