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寻

 

【作者】 王莉萍

【机构】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中职数学教学时间少,周课时严重不足,要在这样少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目标,难度显然较大。而唯有创新实践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才能达成新课标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有效性   提高   实践策略 
  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文化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工具性,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获得技能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学生智力发展和健康个性形成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中职数学教学时间少,周课时严重不足,要在这样少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目标,难度显然较大。而唯有创新实践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向目标靠近,实现新课标要求。下面,我结合多年中职数学教学,谈谈如何提高其教学有效性。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教师的永恒话题,无论是普高还是职高,他们都将把提高教学有效性作为事业追求的重中之重。但与普高不同的是,职高面临的教学对象的个体素质与知识基础都相对“矮一截”,理解能力、应用能力欠缺,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要在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追逐普高那样的教学目标,显然有些“自寻烦恼”,而且也是不符合《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基本要求,更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体验,甚至阻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我们不能照搬普高教学方法,更不能向普高那样制定教学目标。必须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求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所以,为学生将来全面发展奠定必要潜质准备的中职数学,我认为依据学生现有基础设计教学过程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二、注重初职数学衔接
  初中数学与职业数学不仅是内容上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还体现在服务方向上的不同。《中职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理论与方法上应是最基本的,在现代生活和生产的应用中又是最广泛的。要构建既能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必需基础的数学课程。”只为学生将来专业发展“精选最基本的应用和最广泛的数学内容”是我们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这与初中义务教育奠基目标是不相同的。而体现在实践中,我们面对来自初中的学生,就必须做好教学上的衔接,让学生从初中数学学习方式方法、习惯等方面顺利过渡到职业数学学习中来。如加强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注意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时,我们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知识,通过联想对比,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衔接教育,使学习逐步深入,拾阶而上,慢慢适应职高数学教学节奏和学习方法的要求。
  三、适时实施分层教学
  实施职业教育,不仅是学生数量上的分流,更是学生学力上的分流。从某种角度说,中职教育就是一种分层教育,体现的正是因材施教原则。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他们大多知识基础差,学习兴趣淡薄,理解能力滞后,但他们互相间也存有不同,也高低之分,强弱之别,因此,仍需要实施分层教学。这一点,我们大多教师认可,也乐意在实践中实施。但我认为,不能时时进行,有的内容学生自学就能解决,或合作学习就能达到目标,我们就没有在此花太多时间的必要。那样做,不但耗时费力,大打有效性之折,还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因此,我认为分层教学不应时时,而应教学内容学习难度较大的前提下,采取适时分层教学,才能为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送去良好的适合他们学习需求的教育,才能达到新课标“确保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尽可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对数学的不同需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种平台”的要求。不过,要实施分层教学,我们还必需在之前合理分层,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课堂提问对应难、中、易层次的问题。在布置作业时,设计分层次的题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在教学中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层次化教学,能够使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他们都能体验学习成功,感受学习快乐,实现在原有基础上跳一跳,获得不同发展的目标。
  四、加强课外辅导培养
  针对职业数学教学课时少的现状,我们要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难度是相当大的。所以,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还应有长远的、整合的有效性观念,不能仅仅在课堂中花大力气,还应拓展教学时空,建好第二课堂,让学生得到更多更好的数学教育。而课外学习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我们要抓住这一平台进行必要的教学拓展---课外辅导。实践中,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通过作业批阅、课堂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不同指导和帮助。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因人而异”策略,授予不同辅导方式,或启发式或指导式或个别辅导,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例如对后进生的辅导,针对他们知识基础差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帮助他们复习学过的旧知识,举浅显易懂的例子,让他们在激活旧知的过程中慢慢体会、理解新知、建构新知;对中上层学生出现一般问题,一般不予直接讲解,而是多进行启发,做到点到为止,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他们将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总之,要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时间意识,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培养,还要创新教学方法,增添有效实践策略,充分抓好职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教学特性,从学生底子薄学情出发,注重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合理制定,创新设计,精心施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育人时效性,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张弘,中职数学课教学改革初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2]李娜娜,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2012年。
  [3]贺胜平,浅谈高职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
  • 【发布时间】2015/12/30 13:56:46
  • 【点击频次】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