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学生的个别教育

 

【作者】 杨礼健

【机构】 云南省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一、 班级管理无小事,纪律卫生是前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班集体,必须在校纪校规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制定相应的班规班约。当然,班规班约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关键是学生要把它当回事放在心上,自觉遵守。不管什么样的规章制度,关键在执行,如果执行到位,无形的比有形的还管用。作为班主任,要经常重申班规校纪,让学生逐步养成一种习惯。很多时候还要善于利用班上学生的作用,用舆论压力使其遵规守纪,甚至让违纪学生主动找班主任承认错误。
  要抓好纪律,最重要的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抓考勤要善于团结班委和科任老师一起进行。缺席迟到的学生要记录并及时处理,以便对其他学生起到警示作用。一般情况下,经常迟到缺席的都是那几个人,所以,缺席迟到的学生要尽量找出原因,把情况了解清楚,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对于情节严重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当然,这就需要在接手班级时做相关信息的采集,以防有事联系不到家长。联系家长一方面可以落实学生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因为班主任也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以外,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另外,卫生管理也不容忽视。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自觉按要求打扫卫生,但极少数问题学生不光迟到缺席,还经常不打扫卫生。对这样的学生,要特殊对待,在他们值日或是犯错误被罚扫地时,不能流于形式,班主任要多监督,有很多学生还要教他们怎样扫地。打扫卫生这个过程不仅磨练了学生的耐性,增强问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可以从中了解一些学生信息,同时可以监督他们,让他们认为班主任比较关注他们,让他们的不良行为有所收敛,帮助他们逐渐改掉懒散的坏习惯。
  二.外因还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思想引导是重中之重
  1、培养安全意识,让问题学生少出问题。
  学生的安全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学校和班主任经常强调的问题。各个班主任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教育学生,效果却各不相同。强调安全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很多时候用命令的口吻让学生不准做这样不准做那样,效果往往不佳;很多事情从侧面进行引导,给学生讲清利害关系,多讲道理,效果反而会更好。有些事甚至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感觉到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这样不仅可以消除许多隔膜,也可以加强班级团结。很多差生就是因为没有人管,没有人关注慢慢沉沦的。
  还有,我个人认为,安全问题不只是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等,还应该加上思想安全。一个学生的思想不稳定必然影响学习,影响其个人行为,甚至走极端,从而引发各种安全隐患。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很重视思想引导。
  2、对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了解其家庭情况、取得家长配合也是个有效的方法。
     班主任在学生不知道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家庭情况有所了解,会让学生的内心产生一种顾忌,因为有些学生虽然在学校不守规矩,甚至很坏,但在不知情的家长眼里,他们一直都是家长的骄傲,他们不想破坏自己在家人面前的形象。这样的学生,如果家长打电话询问情况,应该给他们在家长面前保留面子,让他们心存感激,再以次为突破口进行教育。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家人的期望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要经常提醒和关注他们。高中生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性格也千差万别,所以不同的学生,对其教育引导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了解学生情况,以便对症下药。但对于一部份经常违反校纪校规、屡教不改的学生,只能借助校纪校规来加以惩戒,让其吸取教训,努力改过。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多采用正面教育,软硬兼施,一面用规章制度警告,一面加强思想教育使其转变;对于信心不足的学生,要寻找其闪光点,多鼓励、多教育。还有一小部分非常认真却效果不佳的学生,只能经常鼓励让他们坚持到底不要放弃。这样的学生至少不会给班主任多天麻烦,相信这样的学生很多班都有,班主任也很无奈。教育学生,除了引导学生外,还要适当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现在许多家长由于工作忙,忽视了对子女的管教,以为将子女往学校一送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很多学生在学校里散漫成性,不思进取,甚至厌学、逃学,沉迷于网络。家长却毫不知情,依旧疏于对他们的管理。所以,教育不仅是学校和老师责任,也要有家长的积极配合才会有效果。
        3、细微处见精神,寻找其情感脆弱的一面,“乘虚而入”。
        相信每个人都有情感脆弱的一面,学生肯定也不例外。我认为一个人在不经意间的行为才是最真实的,而这样的行为只能从平时的观察和了解中获取。棍棒之下不一定出孝子,打骂惩戒也不一定可以使学生从思想上接受。要真正打动并说服他们,让他们心服口服,必须抓住时机,找准突破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在与学生的相处中,班主任可以说是既要与他们和平共处,又要与他们打心理战。很多学生很会揣摩老师的想法,也很会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借口。所以,在这方面,出其不意才能收到奇效,最好能直触其痛处,平时多收集相关信息,批评有理有据,以收到实效。另外,问题学生毕竟只是少数,班主任除了批评教育外,还要多关心他们,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其转变,以推动班级的健康发展。
  三、处理好几种关系,加强班级管理
  1、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这种关系很微妙,和学生应该是又敬又怕比较好,不能走得太近关系也不能太僵。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要树立威信,甚至要有威慑力;同时要多关心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或后进生,让他们知道你并没有放弃他们,因为很多学生就是缺少关注和关爱才自暴自弃的。对于班委,他们是联系老师和学生的纽带,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教会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
  2、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班主任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任课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了解较多,所以应该多向科任老师了解本班情况,也可以动员科任老师一起管理和监督。绝大部分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在班主任的课上一般都比较规矩,很多问题都是出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据我观察和了解,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的关系融洽也会让问题学生有所顾忌。另外,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是否有效离不开各科任老师以及班委的监督和反馈。所以,要搞好班级管理,离不开所有老师的配合。
  3、班主任与家长关系的处理
  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取得家长的参与、配合,共同教育、共同引导,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也是很有必要的。老师只能够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更多的信息便只能从家长那里得来。与家长联系不仅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更可以让家长了解其子女的在校情况,让家长加强校外监督,有利于促进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巩固教育成果。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其中也有很多来自家庭的,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给家长提出合理建议,可以减轻学生压力。
  四、树立个人形象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较好的班级成绩一般不会差。作为科任教师或是班主任,树立个人形象,提高个人魅力,有利于消除学生对老师能力的怀疑,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让学生达到“信其道”的目的。个人形象的树立,我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能力的提升,这是教师的生存之本;二是处理好一些细节,比如规范的语言表达,按时上下课不拖堂,衣着整洁,上课让学生起立等。作为班主任,还应该做到对人对事尽量公平,努力做到一视同仁;班费收支账目要一清二楚,开班会要有针对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总之,我认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足够的时间投入。充分了解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做好与科任老师的配合,才能更好的促进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者简介:杨礼健,女,1981年出生,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与班级管理。

  • 【发布时间】2015/12/30 13:48:53
  • 【点击频次】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