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学习

 

【作者】 王述琴

【机构】 和龙市青头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要想深入地推进新课改,首先要下功夫进行有效性自主学习的研究,创设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学习/自主性学习/学习指导
  新课程理念要求不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我们教师的职责不在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激励学生努力思考,积极创造。与学生建立一种互动、影响、鼓舞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 
  以往的教学实践活动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学生被动学习乃至厌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他们眼里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善于发掘蕴涵于知识本身的情感,有了情感,知识就有了生命,学生就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价值,对于自己感到有魅力和有价值的东西,学生怎能不孜孜以求呢?
  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其中的“情感”。有好多教师认为,只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只要 尽了这个责任,那么教师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其实不然,新的课程不仅要求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即使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例如,语文课中作文教学,我会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写生活中的点滴如“勤劳的大公鸡 ”“可爱的小兔子”“挖野菜”等。学习知识过程,是我们师生间的心灵接触。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 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
  教师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我们还要把富有激励的呼唤、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记得教五年级时,我班上有一名范慧杰单亲生,由于家庭生活中缺少母爱,这孩子特别胆怯,从不主动发言。我发现她擅长画画,于是鼓励她大胆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以及要表达的思想,当她说完 同学给予热情的掌声。从此范慧杰变了,变得积极了,努力了,上课也能够大胆发言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
  教师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 就应该用一颗童心对待学生。教育是针对人的, 尤其是小学教育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只有这样,师生才会成真正的为朋友,学校也才会成为孩子的乐园。师生只有在 富有情感的平等和谐的交流中,学生才能“有话总爱跟老师讲”,“有事总爱找老师帮”。这种“求学”的境界,也正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
  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放得开”是指教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我们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给出的答案,不要把教材上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收得拢”是指在尊重孩子多种答案的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推敲出尽可能完美的答案。
  有学生 经常说;“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我认为这是学生投入了自主性学习的又一标志,要达到这样的状态,教师就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要把自己的意见硬加给学生。在老师眼里,学生设计出的办法、方案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予以肯定,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怎么会不主动学习呢。试想,如果学生绞尽脑汁思考出的一个答案,虽然言之有理但就是因为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而被一棍子打死,学生怎么再能畅所欲言、积极思维呢?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应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帮助其分析错因,使其在心服口服的前提下走向成功。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探索中所出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正确的探索结论要鼓励,对于错误的观点,教师也要婉转地向学生提出 观点中所存在的漏洞 ,这些错误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由参与交流的其他学生提出,从而引起学生本人的深入思考。 让学生真实的坦述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不轻易否定孩子在认真思维基础上的答案,这样,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相互比较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再回拢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未来的教育,教师不在是作为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灌输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自然圆满的完成角色的转换。 如何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使这些形式不流于形式?我们提倡“三主”,“三不”的组织原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结果或规律,教师不做现成饭喂学生,以“鼓励”为主,不“限制”学生。这样的课堂,少了不该有的条条框框,多了应该有的自由与宽容,多了促进自主学习应该有的自信和勇气,在这样不拘一格、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手指灵活了,思维的闸门开启了,迸发出了智慧的浪花,激荡起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教师的劳动也才会涌现出了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 【发布时间】2015/12/30 13:38:17
  • 【点击频次】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