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阴其泉

【机构】 山东省肥城市桃都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通常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比较实用的微课类型主要有:讲解说明型(以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授为主)、操作演示型(具体的实例需要演习其具体操作步骤尤其需要强调细节)、主题活动型(分析主题活动的探究目的,讲解探究方法)、解题推理型(对某个程序任务进行具体的讲解分析等)。教师应该根据实际课程内容的需要与一节课中各环节的需求选择制作微课的类型,让微课在辅助课堂教学时发挥更好、更大的实效。
  微课的开发设计应该从单个知识点往微课程的开发设计转变,微课程一般由几节微课组成,具体的节数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而这几节微课之间应该是连续的,有层次的。微课本身是碎片化的,单个知识点就能做成一节微课,但只有系列化、联系性、层次化的教学才能给学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识技能。将一个知识分散,进行梳理和分类,做成几个有层次、连续性的单个微课,对每个微课都进行微教案设计、微课件制作、微练习等资源的设计开发,形成一个主题鲜明的专题微课程。
  微课是一种很好的分层教学资源。学生的差异是必然的,课上要面对全班的学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教师有责任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一节课一般包括课前复习、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知识拓展、小结与练习等五个环节。在新课讲授环节,可以针对本节课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运用微课让学生观看问题的详细解析。知识拓展环节,可以选择一些反应社会发展、具有前沿性的课外知识放进微视频中,让学生观看作为课内知识的补充。如作品制作课时,将制作重难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可以自己控制观看进度,基础技能较好的学生角块能掌握制作技巧,完成后还能观看到一些有创意的能开拓自己眼界的资料;而基本技能较弱的学生可以重复、缓慢的学习每个操作,让其快速、更好的巩固基本技能,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了。
  现代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使学生除了课堂上学习之外,教师还可以将课堂中还未掌握的重点、难点问题制作成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自主探究,这样一来,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习就不再那么被动。微课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甚至在移动设备上都能进行观看学习,只要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就能实现“教师”在身边指导,真正做到“哪里不会点哪里”。目前,国内外出现了几个著名微课网站,如可汗学院、全国首届微课大赛官网等,这些平台能够更智能、更高效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具有教学信息资源主题鲜明、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对知识点的讲解透彻等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微课教学能使小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注意力集中,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以明显地提升。事实上,微课教学也同样适用于小学各学科,通过展开进一步的工作,深入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
  • 【发布时间】2015/12/30 13:32:13
  • 【点击频次】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