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 路连香

【机构】 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武庄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随着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从应试型向素质型方向的转变,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施这一目标,数学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思想;想象力;生活
  一个有着较高素养的数学教师,会引导学生从只关注书本,扩展到关注整个生活世界。他不仅会在教学中给孩子带去有趣的知识,还会带去希望、快乐和爱。
  一、深挖教材中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包括两条主线,一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二是数学思想,是一条暗线。只有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 
  1、重视教材改革 
  教材内容的调整是提高数学素养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新教材中渗透一些与市场经济、日常生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数学应用内容。新教材内容体现:更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使学生了解一般社会知识与科学知识;具有典型性,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解题的思想方法,达到举一反三、横向渗透的目的;更具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 
  2、突出基本教学思想和方法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是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掌握了思想方法可产生和获得知识,而知识中又蕴藏着思想方法,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正是由于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在强调知识的同时还要突出思想方法的教学。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如概念讲解、定理证明、例题解答,都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善于挖掘,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始终渗透必要的思想方法传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所必须的,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3、加强数学运用能力教学 
  数学运用能力是目前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第一,重视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教学。数学概念来源于实践,是对实际问题高度抽象的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科学本质,具有普遍意义。但正是这种概括和抽象的结果,使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虽学了很多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因此,这就要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能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使学生弄清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弄清概念在现实中原型是什么?演变后的一般意义又是什么?这样才能追本求源,以不变应万变。第二,开展模型教学及数学建模能力训练。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构筑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寻出其结果,再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实现问题解决,最后反过来又促进数学新思想、新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二、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观是对数学的基本看法,是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本质以及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的一种认识,它不仅涉及数学的性质和特征,更涉及获得知识的认知过程,或者说学习数学的规律。教师的数学观不同于教师的教学观,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观,在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对数学形成正确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其所教的学生才有可能对数学形成正确的理解。
  三、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有不同的反映了,可能有的老师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老师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造的积极性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以便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2、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
  小学生从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突然进入严肃的学校,难免产生压力,经过长期的校规校纪的教育,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也往往不敢“放肆”。这就无形中给他们的思想套上一把“枷锁”。因此,教师要及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各种场合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
  四、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有些概念是十分抽象的,但他反映的内容又是很现实的,它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体验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比如说,在教学量与计量时。首先,要让学生进行具体的、现实的活动感受,让他们获得初步体验。例如:根据有关的描述填各种单位;判断生活中对各种单位描述的真确性;让学生用各种单位来描述身边的事物;还可以让学生去生活中调查常用的计量单位有哪些等等。这样做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学会了对这些抽象概念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当数学和儿童的生活现实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才是激发儿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教育者应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通过活动去理解有关知识,而不是与实际脱节,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有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在无形之中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倾向,使人人能够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相信“只有无爱心的教师,没有改变不了的学生。”具备了爱心的老师便能心平气和,也才能具有无穷的智慧。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送之以甘泉”,他们会“报之以桃李”。
  • 【发布时间】2015/12/30 13:30:13
  • 【点击频次】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