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学汉字》教学设计
【关键词】 ;
【正文】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产生热爱汉语的情感,愿意学习汉语。
2. 在课文(课文一和课文二)学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对汉语的整体感知,学会用汉语陈述怎样学好汉字,于此同时,使学生通过课文的朗读,说话学习汉语普通话,获得口语交际能力。
3. 初步进行汉字学习,能够通过笔画和汉字书写笔顺规则的学习,掌握6个汉字的写法,并能用汉字组词并句子。
4.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我会认”,“我会用”能识读15个词语,掌握它们的意思并会用。
5. 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句型“……得……。”,“……一下。”
第一课时 词语(我会认,我会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我会认”中的4个词语和“我会用”中的4个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读“我会认”中的4个词语和“我会用”中的4个词语,并能用这些词语组词,造句,扩展交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汉语的热爱和上课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态度。
2. 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产生热爱汉语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教学难点:
会用所学的词语组词造句,扩展交际。
教具:
教材,词语卡片,录音机,汉字卡片,实际动作。
教学方法:
教法:领读法,讲解法,朗读法,问答法,引导法,解释词语,直观教学法,鼓励式,启发式,结合式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自由学习,自主学习,自由朗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唱歌曲《一分钱》 。
2. 教师先预习新课内容检查一下学生对新课的预习情况。
学生:借助拼音个别朗读课文一。
(1)请会读的同学领读,其他同学跟读。(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第习惯。)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3)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体会课文的内容。
3. 老师板书本节课的新词语。
加(jiā) 练(liàn)
变(biàn) 觉(jué)得(de)
点(diǎn) 难(nán)
有(yǒu)意(yì)思(si) 一(yí)定(dìng)
4. 老师领读词语并及时纠正错音,错调。
生:跟读,个别读,抽读,分组读,齐读,掌握词语的读音。(对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口头上的奖励。)
5. 讲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生:掌握新词的意思,理解词的用法,然后用新词组词,造句,扩展交际。
(1)加(jiā)
加法 1加三 40加20 加一竖 加一点
(2)变(biàn)
改变 变化 变成了
你变了。我没有变。
(3)点(diǎn)
一点 两点 加一点
(4)有(yǒu)意(yì)思(si)
真有意思 太有意思
你的话真有意思。
这部电影太有意思
师:解释“有意思”和“没意思”相反意思。
(5)练
“练习,训练”的意思。后边接练习的内容,可以有两种搭配:
(1)接名词
如:练长跑,练字,练歌,练舞蹈
(2)接动词
如:练唱歌,连画画,练写字。
多练,一个人练,大家一起练。
(6)觉得
“觉得”有某种感觉;认为。
觉得难,觉得好,觉得不好,觉得好看。
表示前一个意思时,后边可以接形容词,动词或小句;表示后一个意思时,一般接小句。
如:我觉得热。
他们觉得不远。
同学们觉得汉字难学。
大家觉得去公园没意思。
我们觉得应该告诉她。
(7)难
很难,不难,非常难,最难,十分难,难学,难写。
我觉得这道题不难。
你觉得这个汉字写得难不难?
我觉得你做得对。
我觉得他的方法比较好。
师:简单说明“难”和“容易,不难”相对。
生:做一个替换的示范练习。
这个汉字写得很难。——这个汉字写得很容易。
我觉得汉字真难学。——我觉得汉字不难学。
(8)一定
“一定”是必须的意思。
一定去,一定来,一定做,一定写,一定看,一定穿。
我一定看这本书。
我一定做完作业。
我一定去巴扎。
你一定写好这个汉字。
他一定来吗?
我们一定好好学习。
读完词语后,讲给学生词语的意思,给学生讲解。讲完后,老师给同学们领读,同学们跟读,分组读,齐读,然后请几个同学上黑板当老师跟读学生。
二丶巩固练习
最后,我让学生用本节课的新词语组词,造句。通过这种小游戏来巩固本课内容。
三丶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们真棒!
四丶布置作业:
1.背会本节课的新词语。
2.预习下节课。
板书设计:
1. 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产生热爱汉语的情感,愿意学习汉语。
2. 在课文(课文一和课文二)学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对汉语的整体感知,学会用汉语陈述怎样学好汉字,于此同时,使学生通过课文的朗读,说话学习汉语普通话,获得口语交际能力。
3. 初步进行汉字学习,能够通过笔画和汉字书写笔顺规则的学习,掌握6个汉字的写法,并能用汉字组词并句子。
4.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我会认”,“我会用”能识读15个词语,掌握它们的意思并会用。
5. 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句型“……得……。”,“……一下。”
第一课时 词语(我会认,我会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我会认”中的4个词语和“我会用”中的4个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读“我会认”中的4个词语和“我会用”中的4个词语,并能用这些词语组词,造句,扩展交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汉语的热爱和上课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态度。
2. 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产生热爱汉语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教学难点:
会用所学的词语组词造句,扩展交际。
教具:
教材,词语卡片,录音机,汉字卡片,实际动作。
教学方法:
教法:领读法,讲解法,朗读法,问答法,引导法,解释词语,直观教学法,鼓励式,启发式,结合式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自由学习,自主学习,自由朗读,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唱歌曲《一分钱》 。
2. 教师先预习新课内容检查一下学生对新课的预习情况。
学生:借助拼音个别朗读课文一。
(1)请会读的同学领读,其他同学跟读。(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第习惯。)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3)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体会课文的内容。
3. 老师板书本节课的新词语。
加(jiā) 练(liàn)
变(biàn) 觉(jué)得(de)
点(diǎn) 难(nán)
有(yǒu)意(yì)思(si) 一(yí)定(dìng)
4. 老师领读词语并及时纠正错音,错调。
生:跟读,个别读,抽读,分组读,齐读,掌握词语的读音。(对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口头上的奖励。)
5. 讲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生:掌握新词的意思,理解词的用法,然后用新词组词,造句,扩展交际。
(1)加(jiā)
加法 1加三 40加20 加一竖 加一点
(2)变(biàn)
改变 变化 变成了
你变了。我没有变。
(3)点(diǎn)
一点 两点 加一点
(4)有(yǒu)意(yì)思(si)
真有意思 太有意思
你的话真有意思。
这部电影太有意思
师:解释“有意思”和“没意思”相反意思。
(5)练
“练习,训练”的意思。后边接练习的内容,可以有两种搭配:
(1)接名词
如:练长跑,练字,练歌,练舞蹈
(2)接动词
如:练唱歌,连画画,练写字。
多练,一个人练,大家一起练。
(6)觉得
“觉得”有某种感觉;认为。
觉得难,觉得好,觉得不好,觉得好看。
表示前一个意思时,后边可以接形容词,动词或小句;表示后一个意思时,一般接小句。
如:我觉得热。
他们觉得不远。
同学们觉得汉字难学。
大家觉得去公园没意思。
我们觉得应该告诉她。
(7)难
很难,不难,非常难,最难,十分难,难学,难写。
我觉得这道题不难。
你觉得这个汉字写得难不难?
我觉得你做得对。
我觉得他的方法比较好。
师:简单说明“难”和“容易,不难”相对。
生:做一个替换的示范练习。
这个汉字写得很难。——这个汉字写得很容易。
我觉得汉字真难学。——我觉得汉字不难学。
(8)一定
“一定”是必须的意思。
一定去,一定来,一定做,一定写,一定看,一定穿。
我一定看这本书。
我一定做完作业。
我一定去巴扎。
你一定写好这个汉字。
他一定来吗?
我们一定好好学习。
读完词语后,讲给学生词语的意思,给学生讲解。讲完后,老师给同学们领读,同学们跟读,分组读,齐读,然后请几个同学上黑板当老师跟读学生。
二丶巩固练习
最后,我让学生用本节课的新词语组词,造句。通过这种小游戏来巩固本课内容。
三丶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们真棒!
四丶布置作业:
1.背会本节课的新词语。
2.预习下节课。
板书设计:
- 【发布时间】2015/12/30 13:28:20
- 【点击频次】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