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作者】 王会玲

【机构】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教育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教学目标:
  1. 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1—3)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 “耍”
  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4.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1 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 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四、理解课文
  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
  2、朗读。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1—4)
  课时目标:
  理解、感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 自读第二自然段.
  2. 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
  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 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
  早上:绿色     白天:金色      晚上:绿色
  2. 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  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 汇报: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
  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
  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
  回顾全文: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爱。
  五、有感情地朗读。
  六、拓展
  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七、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早上       绿色
   中午       金色         开合
   傍晚       绿色
  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5/12/30 13:18:13
  • 【点击频次】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