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信息技术对幼儿园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指导作用

 

【作者】 谭 华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镇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教”的方式,也让“育”的作用发生了巨大转变。既能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又能让幼儿习得更多的礼仪文化,形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信息技术  礼仪文化教育  作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幼儿园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得到了普遍运用。如今的学前教育课程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纲要》中指出“要向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不怕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可爱的性格。”这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制定的。可见幼儿园课程的基点是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对礼仪课程内容的拓展和深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兴趣,灵动礼仪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幼儿获得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了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认知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
  礼仪课程中《重阳节》一话题,我们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感恩;初步了解重阳节的来历;知道在重阳节中可以参加的活动与重阳节的美食,更是希望通过幼儿的行动来感动家长,感动社会。在以往,教师开展此类活动都是花很长的时间做准备:画图、找材料、作观察等等,费时、费力、又费钱,收集的资料也非常的有限。而幼儿在有限的材料下又不能很完整、清楚,完全地理解活动的意义,于是我们完成的教育任务也就大打折扣。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活动准备更便捷,活动形式更丰富,幼儿接受的知识也更具体。同样刚才教师的准备工作就可以直接利用报纸上的相应图片或者网上的图片,经过Photoshop编辑插入课件,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带给孩子一个真实的场景感受。在生活活动《九九重阳》中,我们视频的环节是老人们要先登山、再吃重阳糕。在老人的登山途中,当树林传来小鸟的声音时,有些幼儿已经开始感叹“山上的空气真好,有这么多的小鸟,我真喜欢啊!”再看到重阳糕出炉的一刹那,小朋友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简直太逼真了,热腾腾的还冒着蒸汽。有的幼儿已经大声说出“我要吃重阳糕,好香啊!”,接着教师就出示了一套PPT展示了做重阳糕的7个步骤,幼儿卷起袖子自己看着图一步步象模象样地作了很多的重阳糕,带回家跟爷爷、奶奶一起分享,表达自己的一份敬意与爱心。信息技术就是以这样的动态画面,声音的配合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更好地实现礼仪课程内容的传递。
  二、利用信息技术发现生活教材,完善园本礼仪课程
  新课程的开发需要的是不断的实践和再创造,课程资源不单单只是书本的参照,更多是来自于生活,体现于生活,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礼仪课程的宗旨:培养幼儿成为“讲文明、懂道理、守信誉、善交往”的新一代。我园一直在不断努力研究与尝试,开发适合本园的课程资源。
  我园坐落在嘉陵江畔,一座美丽的江湾城市。幼儿园的生源大部分都是本地生,于是我们上网查找和用拍照上传形式,把武胜各个有名的景点资料集中在一起,制作了一个武胜的景点图放在电脑里,开展了礼仪活动《我是武胜小导游》。幼儿通过点一点,看一看,认一认,说一说武胜主要的建筑与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事物,对自己家乡有了更全面、直观的认识。每次开展此活动幼儿都非常激动和兴奋,因为这是他们最为熟悉的大环境,在活动中不仅让幼儿对家乡产生了热爱之情,还让幼儿树立了自信心,大胆地介绍自己的家乡,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
  三、巧用信息技术架起桥梁,共创家园一致礼仪教育
  幼儿园课程要开发与开设,参与的人群除了教师与幼儿外,家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子。《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何更好地把家长和孩子一起带入礼仪课程建设的全过程,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我该怎么做,从而激发家长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家长真正成为礼仪课程开发的资源人。
  四、妙用信息技术大胆创新,实现理想礼仪教学
  教师们为了创设出更适合幼儿园礼仪课程的新内容,会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和研究。通过信息技术把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现象,巧妙地呈现在幼儿的眼前。礼仪教学活动《热爱大自然》中各种花朵开放的瞬间,幼儿是很难见到的,可当幼儿点击课件的一刹那,他们都在感叹“太美了!”幼儿还可以反复倾听课件的讲解,从而了解在春天里开放的花朵结的是什么样的果实。可见,课件的加入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
  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繁为简地帮助幼儿参与礼仪活动,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我园礼仪课程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是帮助教师或幼儿解决了在课程实施中教或学中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吸引力,更容易被幼儿接受。我们的目的,不仅限与如此而已,我们希望以后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来支持礼仪课程的学习,更好地融入我们的课程,实现完美整合。
  参考文献:
  [1]严菲娅,为孩子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价值[J].快乐阅读,2013年。
  [2]马玉凤,幼儿礼仪教育初探[J].成才之路,2010年。
  [3]赵艳红,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与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
  • 【发布时间】2015/11/2 9:46:36
  • 【点击频次】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