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对中学语文的教学策略探析

 

【作者】 邱梓红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岔河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传播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个体体验,鼓励个性化阅读。通过转变理念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提供交流平台,激活生活资源和学生的情感资源。然后借助语文阅读教学的平台,使学生在高效阅读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在文本中品读感悟,发展个性,培养情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笔者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一、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代替学生分析课文,而是设置一些开放情境的问题,提供一些线索,及时对阅读活动进行点拨,重点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使阅读成为个性化的行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绝对权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整个社会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逐渐认同和认识的不断提高,广大中学学生家长对中学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渐地产生变化,比如从单纯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到重点关注学生在学校里的生活质量和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因此我们必将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造和扬弃,我们必将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不断尝试、反思、研究、总结和提高,来推动课堂教学产生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必进,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变化,让课堂教学能够切实地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航向,不断地持续和健康发展,朝着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的方向,产生质的变化。
  二、激发学生的期待感,满足他们的期待心理
  先是引发学生的新鲜感是远远不足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新鲜感的产生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期待每堂课都能引发学生的期待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在分析、把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期待感,满足他们的期待心理。
  所谓的激发学生的期待心理,主要是指学生能够通过“既知”来认识“未知”,也就是他们在原有水平和能力上的进一步探索望。以往我们教学,往往是让学生从未知到有知,也就是我们不断地引入新知识,让学生学得这些新知识。由于我们在引进新知识的时候往往是以“演绎”的方式来呈现的,也就是先出现要领再通过训练来说学生掌握新知,因此,学生便产生不了期待心理。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学生在进入每一堂课堂的学习前,就已经有了相当的知识和能力,他们即使学习新知,也不是由“零”开始的,因此,教学的过程首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已知”,由“已知”引入到“未知”,从而促使他产生探索的欲望。由于每个学生的“既知”是不尽相同的,有的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从大多学生的“已知”出发来设计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提问。只有让学生对问题本身感兴趣,才可能产生期待心理。从这一意义出发,无论是教师设计问题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的情况就十分重要。
  三、探究实施有效性课堂教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体现在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多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调控和学生学习创新上。如何将教师的课堂激情激发为学生的全面参与热情. 如何处理一节课堂的“起、承、转、合”,则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处理.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全面的语文实践,即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兴趣的培养。运用讲授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为与教材、教师、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主角;辅以教师艺术的提问、恰当的点评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当然根据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善于抓住关键:识字与写字重在美育的熏陶和习惯的培养、阅读教学重在情感的激发和拓展延伸、写作教学重在生活的积累和准确的表述。
  四、提供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必要保障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中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思的使命留给学生,提倡真正的教学民主,从而使师生的交流平等、积极、和谐、有效,要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点拨与激励性的评价。有效的教学的评价标准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更重要地是看在一段教学以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兴趣和成绩是很重要的两个维度,有效课堂评价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当然及时评价也起着很大作用。它能够促进有效的课堂生成,赞赏或批评,能促进情感的生成;点拨,能促进能力甚至智慧的生成。当学生茫无头绪时,能找到思路;当学生没有信心时,能重新唤起力量;当个别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转变为全班同学的财富;当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在老师的关注下保持进步并得以发展;当学生自己明白错误,并及时改正;当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所以我没要善于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要善于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要善于用形象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语文成功的愉悦,萌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有效的因素也有很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行为表现进行梳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校正措施,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 【发布时间】2015/10/2 10:15:19
  • 【点击频次】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