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新时期素质教育对英语教师文化素质的要求

 

【作者】 单 伦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日趋进步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英语的运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教育本身也发展着深刻的变化,英语教师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教师的素质也显得更加重要。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英语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研究在英语教育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加强自身教学科研的能力,做到一专多能,博学多才。只有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关键词:新时期  英语教师  文化素质
  一、引言
  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外语教学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就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作为英语教师就必须具备全新的教学理念, 从单一的语言文学教学转向培养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英语教学。瑞士的查尔斯、赫梅尔曾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英语教师必须创新教育观和动态的、开放的教学观, 并具备全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系, 立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总原则。新课程标准对我们英语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在提高教学效益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二、英语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
  1.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英语教学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忽略了英语教育的人文性,以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交流性。英语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兴趣和信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基础,英语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关键。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息的培养,具体包括帮助他们认识自主学习的作用和必要性,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意识到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使学生学会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成为自主独立的英语学习者,自我管理英语学习,培养良好规律的英语学习习惯等。此外,以学生为本的英语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技能,主动协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大提高效率。
  2. 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文化素质
  2.1 重视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英语教师是英语语言与文化传播的使者,没有足够宽广的学术视野,不懂得一些相关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不了解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便不可能成为优秀英语教师。“信其师,忠其道”,如果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做到随机应变,或及时解决学生们随时遇到的问题,那又怎会得到学生的认同,没有学生的高度认同,又怎会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提高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深英语专业知识。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做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素质,养成学习的习惯,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进步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英语教师教的是一种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流利纯正的英语口语及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才能为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打好基础,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感觉到英语是一门活的语言而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文字。在英语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的时代,教师要从权威性的教导者,转化为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甚至是合作者,首先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具体包括渊博的英语专业知识、较为广阔的知识面,新课程的英语课本中包罗万象,十分具有时代感、思想性和真实性。新时期英语教师要积极地为自己创造后继教育的条件,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才能与时俱进,跟的上新时期学生层面的新需求。总之,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充电”,通过自学、互学、进修等多种学习渠道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及英语教学水平,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2.2 重视培养和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任何一门自然形成与发展的语言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和社会知识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的目标并非仅仅是语言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思维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只有拥有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才能提高教学中的文化意识,这对教好新教材,提高学生语言能力都是重要的, 如果教师自身对相关文化常识没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则难免会在教学中穷于应付,或者教学缺乏新意,甚至前后自相矛盾。加大英语知识文化的摄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新时期英语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的必由之路。同时,英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与素材,因为在英语的教学中渗透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环保、电影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而且大量活动任务需要师生共同结合课内外相关知识来进行。显然,一个兴趣单一、知识面窄、求知欲差的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无法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互动。因此,根据个人知识体系的情况多阅读适当的英文报刊以拓宽知识视野,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还可以为丰富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资源。
  3. 英语教师需要积极参与教改和教学科学研究
  中学英语教师应注重教学的研究。只顾埋头教书,不搞教研的教师不会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能根据教学实际,确立具有可行性的科研专题和教改实验专题,善于总结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形成理论经验。英语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科学研究,把提高文化素养列入科研计划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一些优秀教师的讲课之所以能给人以“常教常新”的感受,其重要原因是坚持教学科研,不断总结提高。另外,教师应及时了解国内外教改信息,开展与校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了解英语语言教学的最新动态,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开阔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改进、提高自身的实际教育教学水平。英语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是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总结
  总之,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好坏对整个学校英语素质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时期教师的文化素质不能只拘泥于某一方面,应该是多方面的。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在新时期,英语教师应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探索,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赶上教改的步伐,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具备高尚的师德,广博的知识,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教师为主导,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法和知识储备,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峰 教育就是习惯培养,九州出版社,2008.1
  [2]汤惠朋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4
  • 【发布时间】2015/10/2 10:13:36
  • 【点击频次】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