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自主朗读教学

 

【作者】 郑 晗 王善宏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自主朗读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它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始终成为阅读的主体。此教学法特别适合故事、童话类课文教学,偏重于二年级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朗读 实践与研究
        自主朗读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它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始终成为阅读的主体。此教学法特别适合故事、童话类课文教学,偏重于二年级应用。
        1.放读。也就是放手让学生主动进入课文,自定读法,自主朗读。①因文激趣,使学生想读。②信任学生,使学生能读。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节奏让学生自己把握。或先看插图再读,或先读再看插图,或边看边读(边读边看);或借助拼音边读边识,或先识再读。等等。③鼓励合作,使学生善读。学生充分自读后,再提示学生可确定伙伴,互诊互练,抓住问题,化解难点,主动探索初步朗读的方法与规律;读中说,说中读,交换体会与见解,读好重点语句与精彩情节,提高朗读质量。学生自读中,老师多给那些发展不平衡的学生以热情点拨与帮助。
        2.扶读。学生是不成熟的主体,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由表及里品读重点,感悟课文,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语感能力。①启动学生,朗读展示。或想读就读,或相互推荐读;可读全篇课文,也可选读某句成某自然段;想评就评,想帮读就帮读。重点看是否音准字熟,语句流畅,声音响亮。②指导重点,研读感悟。主要是循着学生的体会读他们想读之点,品他们想品之处,或词、或句、或段、读中悟,悟中读(注意创设情境和用好媒体),共同品析,相互诊断,共同体验。赏语言魅力,想语言形象,探语言精妙,积语言精华,学感悟方法。
        3.自由读。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尽情诵读。可独自读,也可约伴读,还可邀老师一起读。①选择读法(感情朗读、角色朗读、边演边读等),练读准备。②尽情展示,相互挑战。根据班情或学情,可分组进行,也可全班进行,还可先组后班进行,面向全体,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可多给学生提供读诵的条件,或加上多媒体,或配上音乐,或拿出饰物等,并积极参与到学生朗读活动中去。③延伸课外,演讲课文。
         学生是能“自主”朗读的,只要让学生充分实践与探索,学生通过“朗读”切入,能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在阅读能力与语感水平方面走出突破性的一步,从而充分发展自我。
        附教例:《狼和小羊》  
        《狼和小羊》是一则很生动的寓言故事。课文图文结合,以对话为主要叙述形式,语言浅显,画面感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狼凶残霸道的本性和小羊善良温和的特点,很能吸引学生朗读。因此,教学本课确定以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为主要策略,既能优教,更能优学。                          
         一、唤起学生经验,激发朗读兴趣
        1.谈话。同学们见过(熟悉)狼和羊吗?(板书:“狼”“羊”)听(读)过它们的故事吗?  
        2.入课。(出示狼和小羊对话的挂图或投影)图上画有什么?它们在做什么?书本上已写出来了,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齐读课题。                       
        3.感知。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情况,即长短、几幅插图、多少生字、课后练习等),初知课文大意。  
        4.激起。这个故事怎么样,想读吗?今天,这篇课文主要由你们自已朗读,看谁读得精彩,读得动听。有信心吗?  
        二、提示自择读法,放手自主朗读  
        1.选择读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和经验选择(如先识字后朗读,或边朗读边识字等)。  
        2.自主练读。①明确要求。你们认为先要怎样朗读?(字音读准,重点是生字词;句子读顺,重点是长句或拗口句;全文读熟,感受深的地方多读)。②认真读。应怎样扎扎实实地读呢?学生交流(一句句读,一段段读。难读处反复读,并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自读中,老师对学习活动适时调控,特别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关爱与帮助(要给足学生自读时间)。  
        3.同座互读。互读互听,互诊互导,解决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朗读问题。  
        三、检查朗读情况,指导悟读重点
        1.展示读。①检查读。以学生主动读和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名读相结合,读中诊断,诊断中读,落实正确、流利朗读的基本要求。②问难读。还有难读的地方吗?(学生提出,学生互助,老师点拨)。如第一段中“正在那喝水”这一部分,读音复杂(“正、在、那、喝、水),重点强调学生认真练读。再如“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一句,要断好句。 
         2.感悟读。①明确读法。想一想,怎样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呢?(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主要是运用对话来讲故事的,重点进行分角色朗读)        
        ②感情朗读。怎样才能更好读出角色呢?学生发表见解(把自己当成狼或小羊,边读边看插图,边读边想)。学生大声练读。  
        四、促进朗读转化,自由演讲故事  
         1.准备。提示:①可以几人组合演讲(师提供头饰);②提倡创造性演讲。(给课文加上不同的结尾:小羊最后怎样了?)  
        2.演讲。(老师参与其中,与学生合作。)  
        3.延伸。你们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和邻居小朋友听吗?(强化语言积累,提高表达能力,提升阅读效果)  
         简析:朗读是低年级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也是促进学生由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转化、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表达能力的一种最具特色的教学策略。本教例设计,突破了传统的识而轻读,析而不读的重知识与重结果而轻过程的阅读教学弊端,把朗读放到了阅读教学的首要地位,“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突出了学生主体,挖掘了学生潜能,真正体现了为学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教学思想与观念。
        参考文献:
        1孙 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 保定学院学报. 2013(05) 
        2 李倩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价值观问题及对策[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3 张一娇谈语文识字教学中要点的把握[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2) 
        4 周明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解妙探微[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2)   
  • 【发布时间】2015/9/8 10:41:03
  • 【点击频次】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