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电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王 翠 贾 亮

【机构】 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化教学已逐步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电化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省时高效的特点,深受师生的喜爱。恰如其分地使用电教媒体, 灵活运用电化教学,能丰富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美感、兴趣与创造力。
  关键词: 电化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效率 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爱学、乐学,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事半功倍之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教室里配套的多媒体设施,适时、适机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幻灯、计算机软件等电教媒体,能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在学习《秋天》一课时,用秋天的视频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学生从视频中见到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燕子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下面是清澈见底的池塘,小鱼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池塘边的梧桐树,树叶从上面一片片落下来,小蚂蚁踩上去当作了运动场……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尽情地品味美丽的内涵,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活生生的画面,学生立刻投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如身临其境,很轻松地概括出了秋天的特点,体会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二、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他们在声像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
  三、运用电化教学,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难点,往往就是一节课的瓶颈所在,利用电教手段形、色、声、动感的特点,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四、运用电化教学,激发灵感,引导想象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要开拓学生思维领域,就必须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打开说话的天窗。如:让学生通过听录制的各种声音,展开想象,将周围环境、人物、事物联系起来编故事;看课件展示故事的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或交代故事的结尾,逆向推想故事的起因和经过;看配乐录像,引导学生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描述。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动画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小壁虎在借尾巴的过程中尾巴的变化,以及壁虎妈妈说的话,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了解壁虎尾巴的生长特点。
  五、运用电化教学,联接课内外,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运用网络,让学生在课外上网,选择与课文紧密相关、与学生理解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辅助阅读教学。如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后,学生对于地球母亲的感情有了深刻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文章,让学生泛舟科海,关注科学技术,了解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六、合理捕捉时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各种障碍。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刺激引导,会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如教学《翠鸟》一文时,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会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关键句子。此时运用电教手段,演示翠鸟叼鱼的情景,学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这里电教手段的独特优势使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由眼、耳、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训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时空限制,扩大视野,启迪学生思维,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 【发布时间】2015/9/8 10:30:00
  • 【点击频次】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