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生应加强阅读习惯培养

 

【作者】 陈 林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飞龙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阅读常规行为训练,使之形成习惯,还要创新策略,广搭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评价中体验阅读快乐,形成情感,促就阅读品质砺炼。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习惯  培养
  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作为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必然要为学生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奠基。而阅读习惯是人学会学习,立于竞争社会不败的重要筹码。因此,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就是情理之中的不可推脱的重要义务。而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阅读教学自然就是为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加强小学生阅读习惯地培养。
  一、加强阅读常规习惯培养
  阅读常规习惯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必需的的阅读行为习惯,是平常阅读所应具备的一些常规行为。
  (一)培养每天限时阅读习惯。每天限时阅读就是要求学生把阅读当做是生活的必修课,每天必读,而且读的时长要保证。也就是要像孙中山先生那样有“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存”的主动读书意识,形成常态化,加之半小时至40分钟不等的限时读书。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就会获得大量阅读信息,获得大量语感训练机会和审美素养培养,自然就能获得得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触发器,创造的发源地。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当然,“动笔”的方法习惯因人而异,我们应该就如何记笔记、用笔记对孩子进行定期的个别指导。从开始的一句话、一个词的概括、评价,到内容提要,感受体会等,老师都要准确把握,耐心引导。不能让笔记成为学生的负担,也不能让他觉得这是无关紧要的琐事。
  (三)培养质疑阅读习惯。学起于思,正如古人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样,要求我们边读边思,学会质疑阅读。质疑阅读是思维参与的有效方式,是高效学习的前提。在实践我们应让学生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读得自觉,读得投入,能读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我们知道,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和起点,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就有发现。而问题就源于质疑。没有质疑就不会有问题产生,思维也就无法启动。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培养广泛阅读习惯。伟大文学家鲁讯说得好:“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阅读更是如此,我们就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海量摄取,才能获得更多更有用的知识信息。对于小学生,他们择书能力还差,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课外读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向学生推荐阅读,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节目,要兼顾思想性和知识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语文教学实际,兼顾学生劳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阅读,反对那种“多多益善”,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流于形式的做法。课外阅读既要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各年级语文教学目标配合课堂教学,又要考虑其它学科的需要及其学生兴趣的广泛性,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课堂成为进行阅读指导的基本阵地,课外成为课外阅读的主战场。
  二、利用活动促就习惯快速形成
  良好习惯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培养和有效引导,使其在体验阅读快乐中受到激励,提高兴趣,从而自觉迈向习惯形成的新征程。
  (一)授予方法引导促就习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堂是授法之地,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常用平台。但个别教师热衷讲解,把文本过渡开发,让学生获得的不是怎样阅读的方式方法,而是怎样肢解的方法。这是不对的,也是违背语文学习规律的。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既然是例子,我们就应从例子中觅到方法,找到怎样阅读的途径。
  (二)搭建平台砺炼阅读品质。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地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加以强化,也容易消失殆尽。为了快速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自觉阅读习惯,我们要经常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实践中,我们可以每个月为单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展开各类读书活动,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荐家”、“我是小小评论家”、“我是小小演说家”、“故事我来说”等等,还可以是读书经验交流会,与作家面对面等,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品位,从而进入阅读的良性循环中去,获得阅读能力地长远发展。  
  (三)通过评价促进语言运用。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的知识就会在日记中、作文、口语表达中有所体现。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辩论会、交流会、演讲会等活动中,我们要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为学生表达、运用等输出积攒资源。
  总之,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也需要我们创新策略,广搭平台,让学生锻炼。我们不仅要有这种理念,更要有这种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作为语文教师,担任的奠基教学,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学生良好习惯奠基,不为学生精彩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庞晓兰,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产生阅读兴趣[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2]束德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几点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 【发布时间】2015/9/8 10:23:28
  • 【点击频次】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