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素质教育与青少年科技活动

 

【作者】 徐诚茹

【机构】 黑龙江伊春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 徐诚茹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今天在校学习的青少年,是未来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人和建设者,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如何使祖国未来的希望,掌握好 科学文化知识,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学校的教育工作、科技辅导员与科技活动开展,占据主导地位,而教育形式好与差,能否激活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兴趣,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一代接受知识的程度和水平。
        一、 浅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折的重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科技工作者,肩负重托,近二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高考改革一系列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
       目前直接影响我国现行教育的以考分比成绩,比高低的方法,客观造成了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分分小命根”可见分数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分数变成了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为了分数,学生可以死记硬背,为了分数、学生不惜自我加压,为了分数,学生不惜手不释书,不问课本之外一切事,随着分数不断上升,大多数学生生存能力,自理能力,认识外部世界能力,逐步下降,客观地造成了高分低能,应试教育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二)应试教育重在改革
        第一、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变过去考试倾向于机械记忆变为操作性知识掌握程度,密切联系客观生活知识的运用,变机械记忆为创新能力的发掘,使知识的掌握更趋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不断把素质教育深入。陶西平同志曾举例说,一个带点的字就让学生弄10 遍、8遍,3000个常用词需要学生多少遍?因此,考试内容确实应当改革。
        第二、改革考试方法,现在考试多倾向于闭卷答题,而不生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考核,纸上谈兵现象较为普遍,要通过改革考试方法,使受考者全面展示上有知识的客量,应用到实际中的应变能力,庄子说:“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教学内容无限的,无论怎么丰富,也只是其中沧海一滴;因此,要 不断改革,学习新知识,适应新情况,尤为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个如授人以渔。“更关键的是挖掘青少年创新能力,动手技能的提高。
        二、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有赖教育的发展。
        从本质上讲,“应试教育”,负面的减弱和竟争有待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大学人均数量上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可能高考就不能么拼死拼活地竞争了。
        古人云:“让生于余,争起于不足。”只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规模抵达所称大众化的阶段,“应试教育”之激烈程度才能缓解下来,改革有待于教育发展,主要是向素质教育发展,现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说明了素质教育的巨大潜能,而素质教育多种形式的采用,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前景。
        三、 那么,如何加强素质教育,笔者认为:
  (一) 兴趣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科学兴趣犹如播在学生心灵的一颗良种,一个人成长与他从小培养起来的某种兴趣有极大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与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永攀高峰的心理素质。
  我国近代数学家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在1973年突破了“1+2”的难关,发表了《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素数的乘积之和》重要的论文,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他在学生时代受沈元教授启迪,向攻克这道难题进军,成为他的一生信条和理想,为此付出了极高代价,达到如痴如呆的地步,以顽强意志,惊人毅力终于获得成功,从他身上,告诉我们,任何胜利都有不懈的努力。
  课堂教学与科技活动都是青少年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把两者看作一个整体,可以通过科技活动和课堂教学,使青少年认识到周围存在着许多兴趣的科学,让他们进行科学探索,使他们对科学、对自然产生极大兴趣,从小就成为科学和主人,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 充分利用校外第二课堂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开展科技活动应提高认识,端正科不态度,在实践中求知。
历史告诉我们,真正在科学和历史上有巨大贡献的人,都是极重视实践的。
        比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创造,那他一生将来,将永远是抄袭和模仿。”
        阿基米德,古希腊最伟大科学家,他在从王冠的秘密中发现了比重和浮力的原理,产生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重大发现恰恰不在读书中,而在实践中,实践第一,读书第二,历史千百次证明了这一点。
       读了书要加以验证,对有怀疑的地方,细心考察研究,对的就肯定,错的就纠正,不完善的补充,这才是科学的发展,是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有利保障。
  • 【发布时间】2015/9/8 9:44:38
  • 【点击频次】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