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对职高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导

 

【作者】 宋 爽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高频率、快节奏的社会活动,要求人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善辩的口才。特别是对于很快就要步入社会的职高学生来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成为他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然而,目前职业中学的学生自我价值感极差,他们总喜欢与普通中学学生进行比较,而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甚至低人一等,与人交谈常常张口结舌,语无伦次,未语脸先红。因此,对职高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了。
  关键词:职高生   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
  一、激发兴趣,强化“说”的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师在刚接任新班时,不必忙着讲授新课,可以先用一两节课的时间来给学生讲,讲什么呢?主要讲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尤其要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诸如下岗、应聘、人际交往、开展行业业务之类,讲“说”的重要性,这样,让“说”在学生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然后教师可以用蔺相如斥秦卫国,诸葛亮舌战群儒,周恩来的万隆发言等盛传不衰的生动事例和职高语文课本中听说训练里的典型事例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把良好的口才看成是为人处世的力量,成就事业的助手,把锻炼、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
  二、“讲述”起始,迈开“说”的步子
  强化了“说”的意识,调动了“说”的积极性后,可以试着让学生“说”了。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讲述”训练。具体做法是教师在每堂课前都搞一个“三分钟”(待学生有了提高可增加为五分钟)讲台, 让学生登台讲述。讲述的内容可以是复述,即把听读过程中获取的有用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输出,可以是讲故事,可以是介绍成语(要求讲出成语的出处、意义的演变以及得到的启发),也可以是学生的所见所闻,还可以是评说即对某一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总之,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根据学生自身实际由学生自己决定。每次讲述完毕,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辅以示范。这里要指出的是,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三、搞好心理咨询,清除“说”的障碍。
  我曾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针对某一社会热点作即兴发言,有一个学生五分钟竟结结巴巴地只说了二十来个字,口语之差,令人忧心。事后对该生咨询,了解到该生从小因为学习成绩差而受到老师的歧视,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偶尔不知情的老师“乱点鸳鸯谱”叫他回答问题,他就像先前课堂上的那般说不出话来,老师只好生气地叫他坐下。从他紧张结巴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有“说”的欲望,他急于想改变现状,但却不知从何做起。很显然这是心理障碍问题,于是我对他进行心理调适,并教他一些克制之法,如“说”前要打腹稿,为说准备,作深呼吸为“说”稳定情绪,“说”后勤总结,以明得失等,通过调适和不断锻炼,该生“说”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最后还代表班级参加了全校的辩论会。由此可见,学生的口语差是有多种原因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搞好心理咨询,教其“说”的方法,清除其“说”的障碍,使更多的学生由怕“说”转变为会“说”。
  四、结合教材教学,进行“说”的训练。
  教材是说话训练的依据;教学是说话训练的主要形式。对于职高生来说,说话训练要抓住教材教学这个“本”来进行。首先可以利用听话训练,进行说话训练。选取适合的文本,将“看”课文变成“听”课文,让学生通过“听”,快速把握文章的中心、材料、思路等。只有听得清楚、细致、准确,才能说得全面、周到、深刻;其次利用课文,找准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契机。新教材加强了说的训练,且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如复述课文、看图说话、一事一议、口头作文、想象叙述、课本表演等,这些都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良好手段。比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课本剧。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注意背诵好自己的台词;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语文教材中的《语文交际训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综合素质。
  五、创设情景,提高“说”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他们说话的机会,提高他们说话的能力。比:如在班集、年级内搞一些即兴作文、演讲比赛、专题辩论,或者带领学生搞一些社会调查,人物专访、了解世态百相等。当然搞这些活动先应给学生提出具体的严格的要求,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从而做到万无一失。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说”的天地,这样,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逐渐丰富,说的能力也将不断地得到提高。
  六、融合专业语言,突出职高生“说”的特点
        要求学生会“说”,不是要他油腔滑调胡吹乱说。作为职中学生,我们要求他们的“说”要融合专业语言,突出专业特点。首先我们语文教师要博学,然后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专业语言,这样,在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说”的专业特点就自然地显现了出来;其次,结合学生专业,进行场景定制训练。可由学生自拟求职、推销、业务状况汇报等场景,进行模拟表达训练,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其思维的敏捷性。
        当然,要让学生能说会道,光靠语文教师一个人是不够的,需要班主任、学校、家庭的大力配合才行。
  • 【发布时间】2015/9/7 17:32:37
  • 【点击频次】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