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英语教学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近30年来英语教学法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介绍三类最具代表性的英语教学法,包括语法翻译教学法、听说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通过对比这三种教学法的利弊,对其进行较客观的评价,为广大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在选择英语教学法上提供一些见解和指导。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教学法、交际教学法
1. 引言
英语教学法发展史经历了需要许多不同的阶段,教学法的演变和创新反映了对学习者语言能力要求的认知转变,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论对研究整个发展过程有着重大意义。首先本文会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三类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然后着重介绍每种教学法的特点,最后从英语教学法的发展角度对三类教学法进行评估。
2. 语法翻译教学法
十九世纪为了迎合语法学校的需求,语法翻译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学中。它是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翻译目标语言文本来学习某一门语言。语法翻译法强调语言的逻辑分析、复杂语法和范例的记忆以及这些在翻译练习中的应用。阅读和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几乎不涉及听力能力的培养,忽视口语能力的训练,语音练习也很少涉及。通过把阅读文章翻译成母语的或通过双语词汇书和词典记忆词汇。语法教学是自上而下的过程,换言之,先呈现语法规则后通过语法翻译练习题来训练。语法翻译法注重准确性,使学生达到对目标语言的高度理解和准确翻译。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母语不仅是参考系也是教学媒介。(Richards, J.C. & Rodgers, T.S. 2001)
3. 听说教学法
20世纪50年代,对英语交流功能的重新重视导致了听说法的出现。听说法是以发展听说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发展读写能力的教学法。(Rivers, W.M. 1968) 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对英语教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听说法的理论源于支持结构语言学的美国语言学家。结构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一系列用于意义编码的结构要素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包括音素、词素、词、结构和句式。以行为主义为依据的听说教学法中,英语语言习惯通过做出正确回应养成。语言学习就像骑自行车,通过引导学生做练习获得。
4. 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是对语言和语言学习中交际层面的一系列理论,并能够将该理论付诸于相关的教学实践中。交际能力指的是学习者需要的实际语境中能够成功交流的能力。学习者通过掌握语言使用中所需的语言知识提升语言交际能力。斯温提出了语言交际所需的四种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Richards, J.C.& Rodgers, T.S. 2001) 交际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将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目标并将该目标融入教学过程中,锤炼学生的这四种语言能力,使语言与交际融到一起。另外,交际语言教学法不仅强调语言的功能性更注重语言的结构维度。这也体现了交际法的三个主要特点,语言的目的是表达意义,基本功能是互动和交流。语言不仅在在语法层面,结构层面,而且在功能性和交际性层面展现了它的与众不同。
5. 评价
尽管语法翻译法是传统方法,但它仍以不同的形式应用于当今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它能够节省时间和教育资源并能完成必要教学目标仍很受教师欢迎。(Brown, H. D. 1980) 但语法翻译法没有理论上的强大支持者。虽然大量的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但缺乏强有力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来支撑实际的翻译和语法活动。而且致力于创造互动式方法的教师更倾向于将交流式教学法的元素引入他们的课堂中,也不愿受指定教材的限制。同时,学生也对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使他们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Rivers, W M 1968)
与语法翻译法相比,听说教学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说话成为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重点,这也是区别于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创新之处。对话和句型操练是听说教学法教学的重点而语言互译和相关练习是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主要活动。但是,听说教学法在以下两方面不可避免遭到了批评。首先,听说教学法理论上的争议来自对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的反对。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习并不是模仿行为而是源于学习者内在能力的创造性行为。(Richards, J.C. & Rodgers, T.S. 2001) 这样一来,听说法就失去了理论基础。
交际语言教学是一种创新的先进的教学法,然而,在实际语言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和局限,包括时间,资源,班级规模,管理,评价,教师知识和技能要求。交际教学法对时间很难控制,也很难给学生做测试。教材内容很难选择,往往不符合真实的交际语境。而且交际教学法要求教师十分熟悉教学法的知识和技巧,并具备较高的英语口语水平,能够组织符合真实语境的对话活动。
6. 结论
通过对英语教学法的简要回顾和评价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语法翻译法到听说法的转变和从注重阅读和写作转移到注重听力和口语技能训练的转变,摆脱了机械翻译法和依赖语法的问题。部分无聊的语法翻译练习被相对具有创造性的对话练习所取代,因此学生对语言学习更感兴趣,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尝试自己的教学法。词汇已经较少到够用的程度而且被频繁使用在每日交流中,词汇记忆不再是沉重的负担。母语的作用已经从作为必不可少的参考语言到很少出现在语言的教与学中。同样,从听说法到交际法的进步,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更大的创新。语言学习的目标从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到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最重大的改变之一。教师的角色从课堂控制者转变为激励着或是协助者。在交际法中,流利度是首要目标而准确度是以语境而不是以内容作为评判标准。完美的教学法并不存在,我们能做的只有无限接近它。即使这样,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在整个英语教学法的发展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崔素红. 外语教学法研究的历史及其当前意义[J].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02)
董永民. 外语教学法流派及其发展趋势[J]. 运城学院学报. 2003(04)
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 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02)
Brown, H.D. (198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USA: Prentice-Hall.
Richards, J.C. & Rodgers T.S.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vers, W.M. (1968) Teaching Foreign-Language Skills. US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Van Oirsouw, R.R. (1984)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Great Britain: Edward Arnold.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教学法、交际教学法
1. 引言
英语教学法发展史经历了需要许多不同的阶段,教学法的演变和创新反映了对学习者语言能力要求的认知转变,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论对研究整个发展过程有着重大意义。首先本文会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三类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然后着重介绍每种教学法的特点,最后从英语教学法的发展角度对三类教学法进行评估。
2. 语法翻译教学法
十九世纪为了迎合语法学校的需求,语法翻译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学中。它是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翻译目标语言文本来学习某一门语言。语法翻译法强调语言的逻辑分析、复杂语法和范例的记忆以及这些在翻译练习中的应用。阅读和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几乎不涉及听力能力的培养,忽视口语能力的训练,语音练习也很少涉及。通过把阅读文章翻译成母语的或通过双语词汇书和词典记忆词汇。语法教学是自上而下的过程,换言之,先呈现语法规则后通过语法翻译练习题来训练。语法翻译法注重准确性,使学生达到对目标语言的高度理解和准确翻译。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母语不仅是参考系也是教学媒介。(Richards, J.C. & Rodgers, T.S. 2001)
3. 听说教学法
20世纪50年代,对英语交流功能的重新重视导致了听说法的出现。听说法是以发展听说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发展读写能力的教学法。(Rivers, W.M. 1968) 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对英语教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听说法的理论源于支持结构语言学的美国语言学家。结构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一系列用于意义编码的结构要素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包括音素、词素、词、结构和句式。以行为主义为依据的听说教学法中,英语语言习惯通过做出正确回应养成。语言学习就像骑自行车,通过引导学生做练习获得。
4. 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是对语言和语言学习中交际层面的一系列理论,并能够将该理论付诸于相关的教学实践中。交际能力指的是学习者需要的实际语境中能够成功交流的能力。学习者通过掌握语言使用中所需的语言知识提升语言交际能力。斯温提出了语言交际所需的四种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Richards, J.C.& Rodgers, T.S. 2001) 交际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将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目标并将该目标融入教学过程中,锤炼学生的这四种语言能力,使语言与交际融到一起。另外,交际语言教学法不仅强调语言的功能性更注重语言的结构维度。这也体现了交际法的三个主要特点,语言的目的是表达意义,基本功能是互动和交流。语言不仅在在语法层面,结构层面,而且在功能性和交际性层面展现了它的与众不同。
5. 评价
尽管语法翻译法是传统方法,但它仍以不同的形式应用于当今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它能够节省时间和教育资源并能完成必要教学目标仍很受教师欢迎。(Brown, H. D. 1980) 但语法翻译法没有理论上的强大支持者。虽然大量的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但缺乏强有力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来支撑实际的翻译和语法活动。而且致力于创造互动式方法的教师更倾向于将交流式教学法的元素引入他们的课堂中,也不愿受指定教材的限制。同时,学生也对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使他们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Rivers, W M 1968)
与语法翻译法相比,听说教学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说话成为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重点,这也是区别于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创新之处。对话和句型操练是听说教学法教学的重点而语言互译和相关练习是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主要活动。但是,听说教学法在以下两方面不可避免遭到了批评。首先,听说教学法理论上的争议来自对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的反对。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习并不是模仿行为而是源于学习者内在能力的创造性行为。(Richards, J.C. & Rodgers, T.S. 2001) 这样一来,听说法就失去了理论基础。
交际语言教学是一种创新的先进的教学法,然而,在实际语言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和局限,包括时间,资源,班级规模,管理,评价,教师知识和技能要求。交际教学法对时间很难控制,也很难给学生做测试。教材内容很难选择,往往不符合真实的交际语境。而且交际教学法要求教师十分熟悉教学法的知识和技巧,并具备较高的英语口语水平,能够组织符合真实语境的对话活动。
6. 结论
通过对英语教学法的简要回顾和评价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语法翻译法到听说法的转变和从注重阅读和写作转移到注重听力和口语技能训练的转变,摆脱了机械翻译法和依赖语法的问题。部分无聊的语法翻译练习被相对具有创造性的对话练习所取代,因此学生对语言学习更感兴趣,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尝试自己的教学法。词汇已经较少到够用的程度而且被频繁使用在每日交流中,词汇记忆不再是沉重的负担。母语的作用已经从作为必不可少的参考语言到很少出现在语言的教与学中。同样,从听说法到交际法的进步,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更大的创新。语言学习的目标从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到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最重大的改变之一。教师的角色从课堂控制者转变为激励着或是协助者。在交际法中,流利度是首要目标而准确度是以语境而不是以内容作为评判标准。完美的教学法并不存在,我们能做的只有无限接近它。即使这样,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在整个英语教学法的发展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崔素红. 外语教学法研究的历史及其当前意义[J].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02)
董永民. 外语教学法流派及其发展趋势[J]. 运城学院学报. 2003(04)
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 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02)
Brown, H.D. (198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USA: Prentice-Hall.
Richards, J.C. & Rodgers T.S.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vers, W.M. (1968) Teaching Foreign-Language Skills. US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Van Oirsouw, R.R. (1984)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Great Britain: Edward Arnold.
- 【发布时间】2015/9/7 16:47:13
- 【点击频次】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