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唐 毅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鸣钟乡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使有效的反馈,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还能快速突破重难点,链接多种资源到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  应用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多媒体步入课堂,与教学融合就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小学数学在这场改革中,与多媒体结缘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我们知道,多媒体具有传统直观媒介无法比拟的功能,特别是一些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概念形成的原理,物体形状的变化,物体的空间结构特征等等,如果仅靠教师口头讲解是很难恰如其分地向学生展示和表述清楚。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能把教学时说不清清道不明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快速化解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下面,还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能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到:“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的确,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促进学生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内部动力。学生只要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完成。我们知道,小学生天性好奇好趣,我们就可抓住这一特点,在开课环节就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图文并茂、影音辉映的氛围感染他们,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从而使之形成学习内需,产生“我要学”动力,主动参与到新知学习中来。实践中,我们常用孙悟空、猪八戒、蜡笔小新、奥特曼等儿童熟悉且热衷的形象作情境主人,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激趣效果。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创设“12岁的猪八戒只过了三个生日”的悬念情境,在诱发学生思考的同时,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二、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
  我们知道,小学生正处于形象直观思维阶段,这种思维特征决定了需要直观教学。而多媒体恰好就在这一方面有着突出优势,它能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无声文本语言化、抽象概念形象化,很好地实现化抽象为直观的教学所需。通过形象传递信息,在儿童思维中建立表象,引发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它所表现的自然景物、人文形态、图像的复合、色彩的变化以及配音,都会引起学生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兴奋,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周长这个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用一只拟人化的小狗沿着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走一圈,用一个花皮球沿着三角形和五角星的各边滚动一周,利用计算机动画和色彩丰富的特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聚精会神地看着,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用手指随着小花狗在课桌上画一圈,充分感知,建立周长表象,为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架起了桥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求知欲产生,引发了学习动力。
  三、能快速突破重点难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我们新知教学的追求,是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所在。在传统教学中,为了达成此目标,教师往往历数周折,但在今天多媒体的辅助下,就显得轻而易举,快速实现了。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运用多媒体课件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拼成的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 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相关? 从而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本课的重难点就轻易地突破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体验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能快速链接其他学习资源
  多媒体辅助教学,缩短了突破重难点知识教学时间,在同样长的时间里,就需要更多教学内容来“填空”,这无疑就是增大了课堂容量。我们知道,有效性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而这个“发展”不光是指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为此,我信就可复明和多媒体教学具有在单位时间内传播信息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能最大程度地将数学与其他学习资源,通过链接方式联系在一起,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三维目标”的达成教育。比如在教“圆周率”时,我们就可把圆周率的发现者祖冲之的相关事迹文字资料和图片呈现出来,让学生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教“时分秒”时,展示有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的资料,教学生珍惜时间。还可以在教学“生活中的秒”时,播放“神舟十号”发射视频,在倒数的“十、九、八、七……”声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链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学习魅力。
  总之,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为之努力的实践课题。它具有很多优势,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改进上、学生学习方式改进上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在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促进学生良好数学素养提升上发挥巨大作用。不过,实践中也需要我们扬长避短,在运用其优势时,也要考虑到辅助性质,不能过度依赖。
  参考文献:
  [1]黎晓敏,论多媒体教学[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6。
  [2]孙欣,浅谈小学数学新课堂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2。
  [3]张伦贤,浅议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
  [4]易颖莉,浅谈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利弊及对策[J].中学理科教学研究,2006.5。
  • 【发布时间】2015/7/29 16:41:24
  • 【点击频次】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