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新课改下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杨江丽

【机构】 新疆和静县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对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问题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合作学习  课堂环境  评价机制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更讲究“精讲多练”。即更强调学生的“学”,更强调学生的“操作”。教案、教程、作业和学生作品四维一体,突出学生的“学”和“操作”。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则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多年来,我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摸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拓展实用性教学内容,要善加利用学生对信息学科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堂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方法的设计上下足工夫,引人入胜的开题,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利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新颖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应以此为根本拓展教学内容,比如:在PPT中怎样插入剪切的VCD片段、音频视频格式的转换及Flash动画制作等内容,不仅实用而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直接明了。针对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适当加大有计算机基础学生的授课知识含量和学习难度,避免自满情绪和优越感的产生,让其对未知知识充满兴趣;反之,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适当降低难度,循循善诱,多鼓励、多关心。
  二、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要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教师要巧妙地创设富有变化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从而把学生引入到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情境当中,触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尝试和探索。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学习,特别要鼓励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也参与合作交流。教师要为合作交流创设平等、融洽、开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无拘无束,生动活泼地合作交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给学生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全员参与,让学生的疑问和灵感不断迸发泉涌。
    三、巧设目标任务,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实践中。任务驱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各自的目标,寻求问题的答案,当有困难的时候,鼓励他们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协作的好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在完成自己选择的层次目标之后,又向更高一级的层次目标迈进。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真正发挥了其主体作用,其“意义建构”的完成也是由其主动完成的。
  四、适时的教师点拨,保障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虽然学习的主体变成了学生,但老师的任务不是变轻松了,而是更加繁重了。 教师有着多重身份:管理者、促进者、咨询师、参与者等。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并非看客,而是要适时参与,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对个别行为异常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告诫,对羞于开口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建议,确保活动能正常有序地开展。教师要根据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行不同的指导与帮助,既是在进行监控,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成为学习小组中的一员。对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再提出问题,设置困难,帮助学生拓宽思路,鼓励启发学生,从而让学习活动开展的更好,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和学习小组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实现差异性发展。
  五、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成就感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机制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学习——成功——再学习”的良性循环。对于完成好的小组一定要给予表扬和奖励,这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完成相应较慢的小组要宽容、要鼓励,这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不顾集体合作,只考虑个人的同学,可以先肯定其成绩,并予以表扬,同时鼓励其帮助其他同学,以集体利益为重。评价可以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判。教师可以采用学生提交自制电子作品、开放考评等方式,把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环节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开展有效、合理的教学评价,使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真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在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的运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学生个体的有效发展和集体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应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教学探究[J],科技信息,2008(19)
  [2]彭浩,如何教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J],课改聚焦,2010(3)
  [3]王和剡.信息技术学生合作学习策略浅谈[D]. 
  • 【发布时间】2015/7/29 16:39:31
  • 【点击频次】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