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高中作文“发表式”评改方法探索

 

【作者】 张鸿霞

【机构】 潍坊滨海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长期以来,高中阶段作文评改教学随意、无序,这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试从潍坊地区高中作文评改教学入手,通过调查研究,旨在找出当前高中作文评改教学的问题所在,并探索出改革作文评改教学的新模式。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潍坊地区高中作文评改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学生的心声;“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这是老师的感慨,学生与老师自然把写作及评改作为了望而生畏心理高寒区;学生厌作文、怕写作的心理作用下,必然造成写作速度慢、效率低、质量差的严重后果;老师对评改作文的低效率认识自然也激不起对作文评改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的心理需求,使得评改流于形式,收获颇小;大环境下作文评改中学生主体自主活动逐渐缺失,学生主体间交流活动难存,读者意识欣赏意识和兴趣减退,教师评改收效甚微,学生能力自然难以挖掘。
  为改变这种现状,不少语文教师也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加强读写的结合、加大训练力度,理论辐射、范文领路等等。尽管短期内某方面可能有所改观,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作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已为社会公认,但作文指导中却一直存在着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指导上下功夫,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不但平时要指导,要注重积累。除了注重课上指导外,还要注重讲评。总之.通过有效的指导,解决写作上的困难,通过讲评学生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鉴于此,我们以潍坊滨海中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让学生互动参与、多层发表激励,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尝试提出了高中作文“发表式”评改方法,力求使作文评改教学具有实效性。
  高中作文“发表式”评改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融教师示范评改、学生相互评改、小组合作探究为一体的作文评改模式,学生通过“习作→评价→修改→再评价→再修改→发表……”的多次信息反馈,了解了自己学习的结果,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强化学习动机。这样的评改,既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充分的利用了信息反馈的功效,又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既解放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又教给了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一、评改方法常规模式
  组建评改小组——教师指导作文评改技巧及批改符号——教师示范评改——小组内部评改,优秀段落和文章小组内推荐并口头发表——组内推荐优秀文章在班级内部口头发表—— 教师点评——学生升格自我的作文——师生共同选择推荐选择方式发表优秀作文。
  二、实施过程
  1.师生合作建立评改小组
  教师详细了解班级各学生的写作水平、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各方面情况之后,以“组间均衡、组内异层”为原则,把班里的同学划分成6个评改小组,各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本组内评改活动和记录整理工作。
  2.教师指导作文修改的技巧及其批改符号
  老师可将最新版的山东省高考作文评改标准搜索整理,印制并分发给学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评价的具体要求,阅览部分高考满分作文并和学生一起探讨满分原因。
  3.教师示范评改
  行文上交之后,教师可依据此次作文的题目,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题目的审题立意,并提前挑选出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典型范例,通过大屏幕投影后与学生共同研究评改方案。教师可要求学生先评判后修改,先找出优点再发现缺点的顺序,也可让学生尽情的发表个人意见,也可让文章作者说明自己行文立意、写作思路共同探讨交流,互相讨论。
  4.小组内部评改
  小组内部评改的步骤,要求学生依据师生一起确定的评改意见,并结合组内文章特点,以老师的课堂示范评改为参照,对组内习作做出评价和修改,教师要在此过程中走下讲台,来回巡视,及时对学生的疑惑加以解答。严格依据以下标准操作。
  ①合定标准。审查作文题目,小组成员互换观点意见。比如审题上,找到一类立意,二类立意和偏题立意。
  ②合改作文。由组长安排组内成员,按顺序将组内评改的作文朗读发布,逐个点评,做出具体修改意见,争取给每篇文章添姿加彩、查缺补漏,让人人参与评价、进行修改。 
  ③交流体会。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意义就在于进一步互动交流和口头发表的范围。每小组推荐一篇改好的优秀习作,在班内诵读,所有学生再评价,如此开展小组间,学生间的共同交流,建议学生们用热烈的言语踊跃的参与其中,共同评判文章的好恶优劣,在全班级范围内达到“动起来”的效果。
   ④共推佳文。这也是高中作文“发表式”评改方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要意在于: 在评改的基础上达到“发表”的目的。人人要发扬伯乐精神:每次写作各个小组至少推荐一篇佳文,把出彩的作文挖出来,作为发表预备文章。如此那些擅长写作的,定会渐露头角并一鸣惊人;基础薄、差距大的学生,也应给以温暖的鼓励,呼吁同学赏识他们作文中的亮点,切莫吝惜赞美之词。 
  5.教师总评
  教师可针对学生作文总体情况,以及学生批改中存在的文体进行总结、交流,找到“评改过程”中优缺点。如何进一步完善改正,从大处深处给全班同学以指引。 
  6优秀习作的刊印发表
  通过学生们的相互评改后,大家都可根据评改意见对原先的作文进行二次作文,最终定稿。再以小组内选拔或毛遂推荐的形式,进行当次优秀(下转第3页)(上接第20页)习作的甄选,教师结合学生意见选定五六篇(不限定份数,以优秀为标准可多可少)作为当次写作的成果予以“发表”,发表形式也是不拘一格,学期末,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内部刊物上排版印刷、刊印发表。 
  对于发表的层级范围,发表的渠道,大体上可定义为以下四重:
  ①班级发表:在作文评改课堂上,小组内部、小组之间以及班级遴选过程中的口头发表算作最低层次的班级发表。 
  ②校级发表:选择佳作推荐投稿到校文化长廊、校宣传栏、校广播站和校刊物上发表。
  ③网际发表:网络的低门槛和开放性决定了运用网络发表来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性,是发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④社会发表:教师及同伴指导帮助下反复锤炼、修改并提升的优秀学生作文,老师可鼓励并帮助其向各级杂志报刊等如《高中作文报》《中学生学习报》《作文评点报》等投稿。   
  这样的评改,既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充分的利用了信息反馈的功效,又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既解放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又教给了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 【发布时间】2015/7/29 16:11:54
  • 【点击频次】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