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三精策略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减负是为了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使教师变泛教为精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倡导教师在工作中运用精心备课、精当教学和精简作业的三精策略解决当前小学数学课业重负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减负 提质 三精策略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由于生产力不发达造成的人均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而导致激烈的升学竞争,使素质教育在短时间内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由于教育的甄选评价长期存在使广大的数学教师和家长突出要分,而忽视了人的做法?如果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不得以解放,教师也很难完成新时代赋予的教学任务?为此,本文先撇开短时内难以解决的社会教育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教师应积极围绕组建优质课堂为核心,突出研究教师因素解决小学数学课业减负的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精心备课是“减负”的前提
1.1首备学情。从教为学的角度出发,备课理应从研究教学对象开始,教学活动刺激学生从旧个体到新个体,教师要视改良学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应聚焦学生的认知问题,明了什么是学生已经掌握的?什么是需要教师教学学生才能掌握的?什么又是教师可以泛教学生就可以掌握的?什么内容是教师必须精教不可的?什么是学生是教师精讲了学生也不懂的,必须通过合作活动或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才能懂的?还有什么内容即使教师教了学生仍然不懂的?其二、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能力、学习风格与习惯等因素,准确诊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以学而定教,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
1.2备课程标准与教材。全面研究学情后,教师应自主解读课程标准,了解国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准确分析教学的重难点。其次,教师要善于将课外资料与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动的进行二次教材处理,使它真正成为教师理解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教材,实现精选数学内容和问题,为进行分层教学奠定基础,鼓励优生可以超标学习,让中等生应标学习,也允许产生脱标学习,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进而可以精选练习和作业,减去了学生不该学的、不用学的部分,实现课业的因材而施。
1.3备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对象(优、中、差生)、条件、标准和行为等要素。
1.4备教学模式。全面研究学情、课标、教材和教学目标等因素后有针对性的选择“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或“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等实现适应教学活动的开展。
1.5备评价。教学中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突出教学重难点进行评价。教学中以坚持多元性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对自我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行为和能力。
2.精当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
2.1坚决贯彻自主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数学学习生活化,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带着问题来,课中主动学习解决问题中,课后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问题去。
2.2组建良好的教学常规。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以文化管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3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努力实现师生心理相融。能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的多边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2.4聚焦教学问题,优化与整合教学资源,依据教学设计实现因材施教。
2.5实施升级式的形成性评价制度。
3.精简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保证
3.1作业要考虑针对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3.2作业要考虑多样性。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
3.3作业要考虑全面性。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训练。这样,则既可以保证优生“吃饱”,又可以保证后进生“吃得了”。既可以起到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综上所述。教师应解放教学思想,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做到“人”与“分”兼重,实施精心备课、精当教学和精简作业就一定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李春超:《课业减负—提升中小学生幸福感的途径》,长春师范学院报, 2012.12。
2. 邹信兰:《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小学教育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教学研究,2013年12期。
3. 李敏:《减负出现的五大问题》,教学研究,2013年15期。
4. 刘香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3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减负 提质 三精策略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由于生产力不发达造成的人均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而导致激烈的升学竞争,使素质教育在短时间内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由于教育的甄选评价长期存在使广大的数学教师和家长突出要分,而忽视了人的做法?如果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不得以解放,教师也很难完成新时代赋予的教学任务?为此,本文先撇开短时内难以解决的社会教育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教师应积极围绕组建优质课堂为核心,突出研究教师因素解决小学数学课业减负的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精心备课是“减负”的前提
1.1首备学情。从教为学的角度出发,备课理应从研究教学对象开始,教学活动刺激学生从旧个体到新个体,教师要视改良学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应聚焦学生的认知问题,明了什么是学生已经掌握的?什么是需要教师教学学生才能掌握的?什么又是教师可以泛教学生就可以掌握的?什么内容是教师必须精教不可的?什么是学生是教师精讲了学生也不懂的,必须通过合作活动或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才能懂的?还有什么内容即使教师教了学生仍然不懂的?其二、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能力、学习风格与习惯等因素,准确诊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以学而定教,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
1.2备课程标准与教材。全面研究学情后,教师应自主解读课程标准,了解国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准确分析教学的重难点。其次,教师要善于将课外资料与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动的进行二次教材处理,使它真正成为教师理解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教材,实现精选数学内容和问题,为进行分层教学奠定基础,鼓励优生可以超标学习,让中等生应标学习,也允许产生脱标学习,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进而可以精选练习和作业,减去了学生不该学的、不用学的部分,实现课业的因材而施。
1.3备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对象(优、中、差生)、条件、标准和行为等要素。
1.4备教学模式。全面研究学情、课标、教材和教学目标等因素后有针对性的选择“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或“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等实现适应教学活动的开展。
1.5备评价。教学中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突出教学重难点进行评价。教学中以坚持多元性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对自我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行为和能力。
2.精当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
2.1坚决贯彻自主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数学学习生活化,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带着问题来,课中主动学习解决问题中,课后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问题去。
2.2组建良好的教学常规。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以文化管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3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努力实现师生心理相融。能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的多边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2.4聚焦教学问题,优化与整合教学资源,依据教学设计实现因材施教。
2.5实施升级式的形成性评价制度。
3.精简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保证
3.1作业要考虑针对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3.2作业要考虑多样性。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
3.3作业要考虑全面性。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训练。这样,则既可以保证优生“吃饱”,又可以保证后进生“吃得了”。既可以起到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综上所述。教师应解放教学思想,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做到“人”与“分”兼重,实施精心备课、精当教学和精简作业就一定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李春超:《课业减负—提升中小学生幸福感的途径》,长春师范学院报, 2012.12。
2. 邹信兰:《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小学教育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教学研究,2013年12期。
3. 李敏:《减负出现的五大问题》,教学研究,2013年15期。
4. 刘香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30期。
- 【发布时间】2015/7/29 16:10:02
- 【点击频次】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