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作者】 宋 恒

【机构】 山东省临沂育才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将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把数学还原为具体的事物,有利于学生的再创造,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很好的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为论题,针对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中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引言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学无处不在,它弥漫在生活的角角落落。然后当数学体现在书本是又是一门很抽象的科学,也就是说数学是对现实生活具体事物的抽象和概括,这对于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而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把抽象的科学还原为具体的事物,有利于学生的对数学的认识、理解和接受。
        一、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
        生活经验是学习数学的良好基础,没有好的生活经验,很难在数学学习上有所成就。首先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初的数学是人们为了记录事物的数量,丈量距离等,并且以后延伸出了很多算法等,这都是为人们的实际生活服务的,所以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然后小学生生活阅历不丰富,生活经验少,不利于他们对数学课的学习,只有把数学返归其本源,才有利于数学的学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暗合学以致用的本质要求。另外,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或识记,单纯依靠老师的灌输式教育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抽象化意义。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再创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从根本上理解数学的含义和内涵。学习过程是一个体验过程,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它。更重要的一点是生活中数学的实体教材很多,比如面积的计算、距离的测量、比例的换算等,多样化的生活教学素材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运用。
数学课作为一门抽象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再没有学习数学兴趣的话,数学将是一门非常单调乏味的课程,长久下去就会形成就会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意学的恶性循环。而把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模式的引进,首先可以丰富教学的素材,使原本抽象的事物变的很具体可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形成寓教于乐的良好局面。
        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与以往的应试教育不同,在素质教育模式下,注重的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更为关键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数学教育的生活化可以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        
        (一)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识淡薄
        在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上,相当一部分的小学教师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在过去应试的教育体制下,单纯用大量的填鸭式教育依然培养出了像陈景润、华罗庚等这样的数学界的巨人。于是,相当一部分的教师还是比较认可单纯性的课堂教学的,他们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差是先天上的生理原因,就是再强调教育的技巧,也难改变他们不容易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的事实,倒不如趁他们小的时候让学生多学习点数学知识,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深对数学的理解的。他们也忽视了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只是在知识的传递上和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进行比较,而没有注意到改模式在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上的作用和意义。
        (二)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技能不足
        目前我国从事小学教学的教师要么是文化水平低,要么是资深的老教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数学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技能不足。原因是资深的老教师依然固守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差,而那些文化程度低的教师往往是对新事物认识不到位,就是认识到位了,实际的教学技能也非常欠缺,特别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个问题更是非常的严重。比如,对于单纯的数字1或5,他们很容易就找到生活中的例子,但是对于那些抽象程度比较高的,比如比例问题,分数问题,这些教师们就相对难以找到生活的生动例子,说明白点就是由于教师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欠缺和教学技能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脱节,不能很好的把生活和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相关的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不足也是造成他们数学生活化教学技能不足的原因。
        三、创设生活场景,进行实际演练
        (一)模拟生活场景法
        所谓模拟生活场景法就是数学教师根据所学的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模拟的生活场景。
        (二)动手操作法
        动手操作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应用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游戏法
        所谓游戏方法是在数学生活化教学上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种压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四)角色扮演
        所谓角色扮演就是模拟一个游戏的场景,在这个虚拟的游戏场景里让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它有虚拟场景的特色,也有游戏的特色。
        结语
        小学数学教育的生活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非常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然而,由于认识、观念、制度等各方面原因的存在,小学数学教育的生活化在广大小学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有利于相信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实施的那一天,也就是素质教育完全实施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王其. 探究式教学对学生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影响研究[D]. 安徽师范大学 , 2011
        [2]孟祥国. 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探究[D]. 延边大学 , 2010
        [3]解少娟. 基于实践层面的有效数学教学策略研究[D]. 宁波大学 , 2011
  • 【发布时间】2015/7/5 13:55:15
  • 【点击频次】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