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寄宿制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关怀

 

【作者】 李明亮

【机构】 甘肃省民乐县金山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寄宿制小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群体,学生年龄小,寄宿在校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就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及情感。寄宿制小学班级管理要有特色,要用民主科学的方法让小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关键词:寄宿制  小学生  班级管理  情感关怀
  寄宿制学校是近年来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无人照管、隔代教育、营养不良、交通安全等问题而兴办的惠民学校。寄宿制学校的教师既承担着孩子的科学文化教育职责,又承担着孩子的生活照管和抚养职责。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是这一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种艺术。记得魏书生说过,做教师不当班主任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当寄宿制小学的班主任,我觉得是学校里最苦的工作,大到教育政策的落实宣传,学校的有关活动安排,小到教室的粉笔拖把,学生的吃饭睡觉,无不让班主任操心。其间,有几分劳累,当然也有几许收获;有失败的苦涩,也有成功的甘甜。下面我谈谈多年当班主任的点滴体会。
  一、寄宿制小学现状
  寄宿制小学的成立,一方面方便了外出务工的家长,另一方面也给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学校寄宿的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平时缺失父母的关心,即使周末回家,家里也只有爷爷奶奶,有的甚至周末寄宿在亲戚家,他们情感关怀缺失严重。对我县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来说,学校各项设施还相对落后,学生住宿是集体宿舍,通铺,许多孩子挤在一起睡,没有自己的小床,没有私人活动的空间,冬天有暖气,但还是很冷,孩子远没有在家睡得舒服。就学生的伙食状况而言,孩子能吃得饱,但质量和营养就不能保证。由于寄宿制集中在乡镇,学生人数相对很多,受食堂条件的影响,伙食质量不高。就孩子本身而言,即使是五六年级的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还很差,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帮助,孩子生病父母第一时间不能在跟前,孩子长期在学校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情感关怀缺失;再加上学校主要以学生的文化成绩来评价老师的工作,所以学校以一味追求学生成绩为目的,对小学生强管强压,小学生学习负担重,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情感关怀也缺失,这些现状决定了对寄宿制小学生管理的特殊性。
  二、寄宿制小学生的管理
  (一)用爱心温暖学生。小学寄宿生,年龄都比较小,不同于中学生,尤其在开校初期,大多数孩子都比较想家,据我了解,我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开校初期由于暂时不能适应寄宿生活而头蒙在被子里偷偷的哭,有的不愿意睡在高床,有的晚上不敢上厕所。这时,谁是他们最需要的人,当然是班主任,这时的班主任就要充当起父母的角色,要操心他们的吃喝,了解他们的睡觉,并理解他们的心情。因此,在寄宿生的管理上,我认为班主任要对他们倾注爱心。当然,这种爱,既要有父亲般的严爱,还要有母亲般的慈爱。我校的学生来自各个小学校,行为习惯各不相同,纪律观念淡漠,要想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学校管理,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就需要老师的严爱,这种爱让学生敬而畏之,这样才能让学生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但对他们的生活也不缺乏爱心。在课后我喜欢和学生们聊天,以此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尤其是在晚自习后,我常坐在学生宿舍的床边,看他们吃喝,和他们开玩笑,问一问饭吃得饱不饱,喜不喜欢吃,睡觉冷不冷,问一问学生学习上的困难等,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级中的一些胆小的学生,例如我们班的马雪娇同学,不但每周的家庭作业不做,还逃学,据她父母介绍,这个孩子到星期天中午就开始哭了,不愿到学校来,其实这个学生除了不做作业的习惯外,主要还是不适应学校的生活,胆子太小,后来我到宿舍和她谈心,鼓励她和其他学生大胆交往,并让宿舍的同学对她多一点关心,现在这个学生性格开朗了许多,作业也能做上了。因此,用师爱温暖学生,让他们感受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二)“润物细无声”的民主管理。学生在宿舍里有时会丢东西,有的学生从家里拿的吃的东西会被别人给吃了,学生反映我们班的郭范同学偷了好几个同学的钱,当我把事情调查清楚之后,郭范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你们说该怎么处理,是处罚他还是原谅他,结果叫起来的同学都表示原谅郭范,相信他以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当郭范听到同学们对他的原谅和信任时哭了,从此再也没有学生汇报说有丢东西的情况了。由此我觉得,一些事情交给学生处理,给他们民主,未尝不是一种方法,更能培养班级的凝聚力。
  (三)巧用“放羊式”的个性管理。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开朗,小学的班级管理不需要高压政策,而是给他们一片肥沃的草地。让部分“领头羊”到水草丰茂的地方去吃,这样他们会愉快而尽兴,既丰富了自己,也引领了大家。同时,班主任要善于“放牧”,对偷吃麦田的羊要及时制止,对掉队的小羊要添草加料,只要“放牧”的空间足够大,他们就有了自由成长的天地,他们才能张扬个性,班级也会充满活力。这样的学生是活泼的,自由的,没有拘束的,他们对学习是积极乐观的。虽然他们离开了家庭,但在这样宽松的集体环境中,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情感的满足。
  三、寄宿制小学生管理的希望
  寄宿制小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差,个别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教育这样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怎样形成家校合力是值得思考的。寄宿制小学生缺乏情感关怀,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学生自信心不足,在一味追求成绩的今天,学生的思想负担压力过重,我们要寻找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让孩子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积极地关注寄宿制小学生,在寄宿制小学生班级管理略策上进行有益地探索和尝试,从孩子自理能力、习惯养成、营养均衡、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体育锻炼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让寄宿制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
  • 【发布时间】2015/7/5 13:51:13
  • 【点击频次】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