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冯小荣

【机构】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王庄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秀”出个性、有“模”可仿、循“练”渐进等五个方面着手,力求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兴趣  素材  积累  模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要求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为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入门写作的法宝、钥匙,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先培养学生对其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1、感人文章激其兴趣
  在教学作文之前,我们可以先用情感渲染激起他们的兴趣,也就是选取别人的一些感人文章最好是选取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文章,我的做法是选取本班学生获奖的作文或发表在杂志报刊上的作文在课堂上展示给全体学生,这样更有说服力,让他们来品评,让他们获得感触:这故事真感人哪!这文章写得多好啊!以情促其内在的一种写作欲望:我也要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我的作文也能发表获奖!
  2、教学作文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学习过程中最怕的任务之一。不少学生害怕写作,不愿写作,所以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心理障碍,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功地跨出写作的第一步。所以教师在教学作文时,遵循一定的规律,起点要低,难度要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3、通过课堂展示激发兴趣,提高兴趣
  在每一次完成作文批改后,可以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拣选出来,打到电脑里。等到作文课时,投影到大屏幕上,当成范文展示给其他学生分享。
  二、培养学生阅读摘抄习惯,积累素材。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语文作业不妨这样布置,每天让学生做一些阅读赏析、摘抄词句的作业,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也与日俱增。在寒暑假的时候,教师指定一些课外名著给学生读,要求他们做好读书笔记。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除此以外,还可以让学生摘抄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好词好句、精彩段落,并写上简单的赏析或是体验感触,到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了。
  三、“秀”出个性
  怎样才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培尖补差因材施教,这里就有个掐时间的问题。我是这样做的:根据作文批改后的学生情况,每周确定2到3人,利用每天大课间单独辅导。对那些表达能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多作一些选材角度、思维方向、立意技巧、谋篇方略上的点拨;对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多作些审题思路、选材角度、结构入格、语言表达的指导;把历年中考满分作文印发给优秀学生,让他们学习如何取得考场满分作文;对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多作一些记叙要素、结构入格的要求,分层指导学生写作,既保证了优秀学生作文能得高分,一般学生作文能够得到提高,又能使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作文能得到基本分,一举三得,这样逐步向“我手写我心”的境界靠拢。
  四、有“模”可仿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训练学生先仿写句子,再仿写片段,最后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中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五、循“练”渐进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
  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练笔方法。让他们每天都去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围的变化以及从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皆可记下。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能不断提高。我还借鉴某些名家的做法,先定出训练计划,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列出详细的训练点,如记叙文就可以划分构思、选材、描写、线索、场面、结构等等;然后针对这些训练点专题化训练。训练点确定之后,具体训练分五步完成:
  (1)知识示范:
     (2)分层训练:
  (3)自评互评:
  (4)快速批阅:
  (5)讲评再练:
  经过“五步走”训练,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越来越浓,遇到征文比赛也能积极参加了,并且在各级各类作文比赛中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学生的习作热情得到了激发,不少学生的习作刊登在各类报刊杂志上。
  以上这些做法,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尝试,也比较稚嫩。作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而作文教学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要做的还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2.刘云燕 《新课程热点问题探究与校本学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3.王蔷 张连仲 《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材料》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 【发布时间】2015/5/31 14:57:33
  • 【点击频次】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