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兴趣转移视角下的中职舞蹈专业学生数学教学审视

 

【作者】 姚正元

【机构】 江苏省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职舞蹈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状态不佳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兴趣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兴趣点转移,使之对数学课堂发生兴趣,主要从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兴趣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中职数学 舞蹈 兴趣 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克服困难勇克难关的动力源泉。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那这样的学科肯定不会取得教学上的成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的兴趣状况,并据此做出教学上的调整,使不能与学习相协调的兴趣发生转移。特别对于中职舞蹈专业学生数学教学,如果采用兴趣转移视角进行审视,我们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只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才会提高中职舞蹈专业学生数学教学质量。
        一、中职舞蹈专业学生数学教学现状
        中职舞蹈专业的数学教学与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生源的不同,中职舞蹈专业的普遍的文化课成绩不佳,他们都是艺术生,虽具有艺术细胞,但普遍对文化课不感兴趣。他们对感性的知识领悟得快,而对于抽象的、逻辑性强的知识则领悟起来很困难。数学正是让他们感到困难的学科。因此,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在前面讲的天花乱坠,而学生在下面却没有听进去,教学陷入尴尬境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与学生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能从转移学生兴趣的角度去调整教学。只有教师善于研究学生心理,善于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中职舞蹈专业学生转移兴趣的教学对策
         1.增强导课艺术性——诱发兴趣
        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牵引到数学课堂上来,就需要教师善于导课,通过艺术性的导课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在上算法的概念这一课时,用如下导言导入:学习数学常常苦于数学问题的复杂证明和求解,能否利用计算机来完成这个过程呢?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潜心研究,运用中国古代数学思想,终于发现“吴方法”实现了“数学机械化”他也因此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从算法学习开始……。可见,通过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不仅使学生产生 “非听不可”的期待情境,而且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和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
        2.彰显例题变化性——激发兴趣
        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奇妙变化,从中认识到知识的有用性、价值性,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数学课堂上,讲解数学例题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彰显例题的多样变化,让学生体会到效能感、价值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已知正方形ABCD中,F、G分别是AB、BC的中点,将△DAF、△BGF、△CGD分别沿DF、FG、DG向上折起,使A、B、C三点重合于一点, 重合后的点记做S, 求证:SD⊥平面SFG.(见图1)。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能证明SD⊥平面SFG,但教师不满足于此,提出如下变式:
        变式1:设正方形ABCD边长4cm,求三棱锥S-DFG的面积和体积。
        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有的立即动笔计算,有的注目沉思.笔者巡视发现大部分学生忙于计算各侧面三角形面积或苦于求底面DFG上的高,笔者提示是否有简便方法?立刻,有学生就说:把三棱锥S-DFG展开不就是正方形ABCD吗?所以,面积为16cm。至于求体积,若把侧面SFG看成底面,则高为DS,很快就能算出体积。这正是教师出题的本意,看到学生如此乐于参与,教师又提出:
        变式2 :将四个如图2的三棱锥S-DFG任意组合,能得到什么几何体?
        学生纷纷举手说:四棱锥、长方体……” 教师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作图,然后指着“长方体”问:你们能快速算出它的体积吗?不少学生回答说:不就是四个三棱锥的体积和吗?所以体积肯定是4×■=■ =  cm3。然而,有的却说:不对,应该是2×2×4=16cm3。课堂上立刻争论不休,此时此刻,笔者用彩笔描出长方体内的虚线时(如图3),学生惊呼:它是个空心长方体,所以第一种算法是错的。







        从案例2可看出,充分利用范例的变式教学,不但有利于巩固双基培养思维,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教学情境性——引发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问题的提出要尽可能地新、奇、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巧设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例如:讲三角函数的应用时,可设这样的悬念:给你卷尺和测角仪能测出教学楼的高度吗?再如学习概率的简单性质时,笔者提出如下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某公司招聘员工需笔试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至少两科及格者方可面试。假如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某生笔试能及格的概率分别为0.9、0.8、0.85、且面试能过的概率为0.95,那么该生被录用的概率是多少呢?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而,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4.提高课堂民主性——巩固兴趣
        教学需要情感基础,师生的感情交流,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很大。课堂上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感受参与学习的乐趣;要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见解,对其正确部分,哪怕是一点一滴,也要充分肯定,使之体会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一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制止。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关心和爱护他。记得新生入学的最初几天,数学课堂上笔者发现某同学老是没带学习用具,别人在做数学题,她在玩手机。笔者心里想,如果不帮她克服陋习,那么她不但学习上不去,而且还会影响别人。但在课堂上直截了当地批评,会伤害她的自尊心,于是,笔者就把自己的笔和本子借给她写。第二天,当笔者仍把笔和本子放到她面前时她先是一愣,接着脸上蓦然流露出无比甜蜜的笑意。第三天,笔者走进教室一眼就看见她桌上早已摆好了学习用具,正等着笔者上课,从此她学习非常认真,成绩也不断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少讽刺、不歧视、多引导,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尊重关爱学生,应多表扬鼓励, 少批评、努力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切忌责罚、挖苦、嘲弄,否则,任何伤害学生感情的言行,都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增长厌学情绪。
        总之,在中职的数学课堂上,只有加强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与培养,才会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数学课堂。笔者所谈只是自己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一点总结,如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正是笔者所希望的。
       参考文献:
       [1] 范国平. 关于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 职业教育研究,2009(2).
       [2] 郑成生.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3] 傅钦志. 人本主义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评价的探究[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22).
        [4] 孙维强. 基于应用的中职数学渗透式教学研究[J]. 价值工程,2011(20).
  • 【发布时间】2015/5/31 14:49:41
  • 【点击频次】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