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学生管理创先争优必须直面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学生管理要实现创先争优就必须针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研究学生心理,采用心理应对策略。主要应从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运用心理咨询的教育方式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大学生 管理 创先争优 网络道德失范
所谓创先争优,主要是指在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利用超前的、优质的方式与模式来促进事物的发展的思想与理念。对于学生管理而言,创先争优主要是指敏锐的捕捉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关键点,利用最佳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实施管理的教育思想。对大学生管理主要是指对其政治思想的教育,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的关键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是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学生管理要创先争优必须直面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一、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是学生管理创先争优的最佳选择
与客观事物最相符合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先进的、最优质的教育方式,目前,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就是上网。因此,网络道德问题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解决这个问题是学生管理创先争优的最佳选择。在网络世界,青少年网民占有绝对的数量。特别是大学生,由于他们的自由时间相对较多,智商又很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在网络世界居于主导的地位。很多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网络世界,有些人已经病态的成瘾。由于没有一定的道德意志力的约束,一些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在网上无理谩骂的、欺诈的,更有甚者,有的人甚至当起了网络黑客,有的女大学生甚至利用网络卖淫。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很多,例如,外在环境问题,学校教育问题,学生意志力不够坚强等问题,等等。但是,笔者认为,诸多原因都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心理发生作用。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告诉我们,学生的网络心理一定存在严重问题。因此,从心理的角度探究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途径就成了一种明智的选择。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心理应对策略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在充分研究网络心理的前提下,借鉴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的教育。
1、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
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学生喜欢的教育形式,灵活的对他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这样才会在引起他们兴趣的基础上被他们所接受并引起心灵的震动。
2、运用心理咨询的教育方式
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问题引发的,因此,心理咨询的方法在一定意义上是最佳的教育方法。首先,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开展集中的心理辅导。例如,针对学生网络上的"愤青"现象,由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进行系统的辅导,让学生养成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态度。针对学生在网络中表现出的悲观、迷惘等情绪和心理,可以采用"谈心"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排解他们的质疑和困惑。其次,采用网上心理辅导的方式。学校、辅导员可以设立自己的论坛、博客,定期推出研讨专题,动员学生参与研讨,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心理辅导。同时,教师也可以搜集学生的QQ空间、博客等,多做学生QQ空间、博客的访客,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最后,为了使心理咨询工作科学高效,辅导员等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精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理论,掌握必备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同时,还要对网络的发展状况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把握心理咨询的脉络,指导和建议才会富有实效。
3、运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多年来,思想道德教育功利化倾向是制约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之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不是为了人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大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冷漠甚至排斥的主要原因。只有运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从关怀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实施教育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确立起新的价值目标,把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作为元价值,超越人与自然的纯物质功利关系,让精神价值与伦理精神融入网络技术发展之中。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注自我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对各种信息的甄别能力,进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
4、在激发主体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学 会自我教育
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者总是一厢情愿的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以强调遵从的方式向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教育者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是对学生的独立性、主体精神的忽视。这种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一方面由于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作为有一定思想的、独立性较强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这种教育方式会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并会促使他们去接受与此相反的一些思想观念。因此,要搞好网络道德教育,尤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为此,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在网络社会中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要掌握网络高新技术,必要时也可以向学生学习。教师要做道德教育信息传播者,通过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创先争优是人类对于完美主义的永恒追求,对于学生管理而言,要创先争优就要科学的把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新情况,用最科学最恰当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当网络逐渐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空后,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就成了阻碍学生管理创先争优的最大问题。只有从心理应对的角度科学解决这个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学生管理的创先争优。
关键词:大学生 管理 创先争优 网络道德失范
所谓创先争优,主要是指在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利用超前的、优质的方式与模式来促进事物的发展的思想与理念。对于学生管理而言,创先争优主要是指敏锐的捕捉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关键点,利用最佳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实施管理的教育思想。对大学生管理主要是指对其政治思想的教育,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的关键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是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学生管理要创先争优必须直面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一、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是学生管理创先争优的最佳选择
与客观事物最相符合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先进的、最优质的教育方式,目前,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就是上网。因此,网络道德问题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解决这个问题是学生管理创先争优的最佳选择。在网络世界,青少年网民占有绝对的数量。特别是大学生,由于他们的自由时间相对较多,智商又很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在网络世界居于主导的地位。很多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网络世界,有些人已经病态的成瘾。由于没有一定的道德意志力的约束,一些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在网上无理谩骂的、欺诈的,更有甚者,有的人甚至当起了网络黑客,有的女大学生甚至利用网络卖淫。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很多,例如,外在环境问题,学校教育问题,学生意志力不够坚强等问题,等等。但是,笔者认为,诸多原因都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心理发生作用。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告诉我们,学生的网络心理一定存在严重问题。因此,从心理的角度探究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途径就成了一种明智的选择。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心理应对策略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在充分研究网络心理的前提下,借鉴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的教育。
1、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
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学生喜欢的教育形式,灵活的对他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这样才会在引起他们兴趣的基础上被他们所接受并引起心灵的震动。
2、运用心理咨询的教育方式
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问题引发的,因此,心理咨询的方法在一定意义上是最佳的教育方法。首先,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开展集中的心理辅导。例如,针对学生网络上的"愤青"现象,由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进行系统的辅导,让学生养成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态度。针对学生在网络中表现出的悲观、迷惘等情绪和心理,可以采用"谈心"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排解他们的质疑和困惑。其次,采用网上心理辅导的方式。学校、辅导员可以设立自己的论坛、博客,定期推出研讨专题,动员学生参与研讨,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心理辅导。同时,教师也可以搜集学生的QQ空间、博客等,多做学生QQ空间、博客的访客,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最后,为了使心理咨询工作科学高效,辅导员等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精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理论,掌握必备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同时,还要对网络的发展状况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把握心理咨询的脉络,指导和建议才会富有实效。
3、运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多年来,思想道德教育功利化倾向是制约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之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不是为了人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大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冷漠甚至排斥的主要原因。只有运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从关怀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实施教育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确立起新的价值目标,把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作为元价值,超越人与自然的纯物质功利关系,让精神价值与伦理精神融入网络技术发展之中。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注自我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对各种信息的甄别能力,进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
4、在激发主体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学 会自我教育
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者总是一厢情愿的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以强调遵从的方式向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教育者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是对学生的独立性、主体精神的忽视。这种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一方面由于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作为有一定思想的、独立性较强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这种教育方式会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并会促使他们去接受与此相反的一些思想观念。因此,要搞好网络道德教育,尤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为此,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在网络社会中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要掌握网络高新技术,必要时也可以向学生学习。教师要做道德教育信息传播者,通过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创先争优是人类对于完美主义的永恒追求,对于学生管理而言,要创先争优就要科学的把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新情况,用最科学最恰当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当网络逐渐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空后,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就成了阻碍学生管理创先争优的最大问题。只有从心理应对的角度科学解决这个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学生管理的创先争优。
- 【发布时间】2015/5/31 14:41:19
- 【点击频次】379